在歷史上,霍去病的河西之戰共有兩次戰役,第一次戰役在春季發動,第二次戰役則是修整了兩個月之後,在夏季發動。

兩次河西之戰的行軍路線不同,分別從南北兩個方向突襲匈奴,最終在祁連山下完成了決戰。

第一次河西之戰,走的就是南側的路線,也就是現在分給馬括的行軍路線,乃是西出長安之後,從寶雞進入河西走廊,也就是今天的甘肅省,自東向西打穿甘肅省,最終抵達祁連山下,匈奴渾邪王和休屠王的大本營。這一路上,必然會遇到大小匈奴部落無數,可謂困難重重。

第二次河西之戰,走的是北側路線,也就是霍去病現在要走的路線。不同於馬括,這條路線乃是向北出發,先到達寧夏,從寧夏渡過黃河之後再翻越賀蘭山,再穿越騰格裡沙漠,橫跨內蒙古西側抵達居延海,然後從祁連山的北側朝匈奴主力部隊發起猛攻。這條路線上,雖然匈奴的部隊不多,但是大自然的威力一點都不比敵人小。光是穿越騰格裡沙漠,就不是一般將領可以做到。

兩條路線說不上哪個好哪個不好,就霍去病來說,在歷史上他兩條路都打通了。或許在他的眼中,兩條路都很容易,甚至穿越沙漠要比打匈奴人還要容易,這才將打匈奴小部落的任務給了馬括。

這兩條行軍路線,是霍去病,衛青和劉徹早就盤算好的,甚至早在漠北之戰前就已經有了大致的規劃。至於怎麼打,全有霍去病做主。

馬括的出現,也改變了霍去病的打法。這個不世出的神將打法非常激進,身邊有了馬括這樣的得力助手,他覺得可以試一試一戰定乾坤。

“留給咱們的時間不都了啊!”馬括唉聲嘆氣道。

大帳裡面只有馬括,趙充國和樂天三個人。這三個人是核心領導團隊,地位要高於漢軍中的其他將領。不同的是,趙充國有軍隊直接指揮權,而樂天沒有。

軍隊的指揮權雖然沒有,但是樂天手上還有一隻更大的力量——商隊。

“少當家,咱們有精銳的軍隊,又有你和小趙將軍這樣的將軍,還怕打不過匈奴人?”樂天不知道馬括為何有些喪氣。

馬括道:“你不懂……”

轉頭又問趙充國:“你覺得霍去病殺到祁連山需要幾天?”

“幾天?”趙充國重複了一句,思索了一下,道:“恐怕得十多天吧。”

只此一句,馬括就知道了,趙充國雖然也是不世出的好將領,但是不可能超越霍去病了。

“六天!”馬括伸出了自己的拳頭,露出大拇指和小拇指,“這還是以前。現在有了馬蹄鐵,有了更便攜的軍糧,恐怕那傢伙五天就能趕到。”

六天時間,從甘肅省東面徒步到西面,其中還不包括打仗的時間。這就像足球場上,有些球員帶球跑比別人空跑都要快一樣。不世出,就有不世出的道理。

“這麼快……”趙充國有些驚訝。在他的認知之中,全速前進地走馳道,恐怕也就是六天趕到吧,就這還不算路上因為遇到小股敵人,或者其他自然因素而耽擱的時間。

馬括反問道:“你覺得咱們幾天能殺到祁連山下?”說罷,看看樂天,又看看趙充國,這倆人也和馬括一樣換上了愁容。

道理大家都懂,只有殺到祁連山下,跟匈奴主力決戰,才有功勞,才有肉吃。慢了,就什麼都沒了。

雖然協助作戰也有功勞,但那完全是兩碼事。

李廣倒是跟著衛青打過不少次的大勝仗,但是依舊沒有封侯。有人替李廣說情的時候,劉徹都猶豫了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