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五、神一般的官場小說(第1/3頁)
章節報錯
接連向劉徹介紹了發展生產力,全民教育的理念之外,馬括終於丟擲了重量級的理念:科舉!
馬括道:“陛下只需要定期舉行選拔考試,按科取士。會文的參加文科,學武的參加武科,那麼天下俊傑都會收歸陛下手中。
讓一群考不上的人來造反,陛下手握天下精英,還有什麼好怕的呢?”
劉徹道:“好!說得好!”
人才的匱乏,一直是西漢朝的短板。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從宋朝開始,科舉考試全面開展以後,華夏的人才才變得層出不窮,並源源不斷地輸送進了朝廷。
大漢朝的皇帝們想了許多辦法,又是舉賢良,又是察孝子,效果都不是太好。
馬括將科舉的想法,提前了七百年說出來,讓劉徹眼前一亮。
劉徹道:“只是朝中職位不缺,考中的人如何安排?”
這種情況,從劉徹這裡開始存在,一直延續到滿清滅亡,都沒有很好地解決。
先不說明清時期大量的候補生員,就是在大漢,也有一大幫功勳孝廉在排隊,等著官府安排職位。
這個問題真正的解決,乃是鄧公的功勞。
馬括道:“臣有辦法,不過太過得罪人,還請陛下為臣作主,別說是臣的主意。”
在後世司空見慣的制度,在這時候絕對宛若驚雷。
劉徹道:“你先說。”
馬括道:“人的年紀越大,精力不濟,也容易犯錯誤。不如陛下下詔,令年齡超過六十五歲的人全部退休,不再擔任任何官職,如此,職位便空出來了。”
這便是後世中,大家以為“自古以來”就如此的“退休”制度,和“一刀切”制度。
馬括道:“此外,還需要執行臣說的削爵策。子孫即便要繼承父輩的爵位,至少也要降一級才行。”
劉徹陰沉著臉,再次陷入了沉思。
馬括盯著看了一會不敢再看,因為在劉徹的臉上看不出喜怒。
……
劉徹問道:“你當過官?”
馬括當然是當官的,現在還是令丞呢。
顯然劉徹問得不是這個,而是在後世當過官沒有。
“沒有。”要是放到現在,馬括就是考工下面的一個工人,跟奴隸差不多的地位。
劉徹問道:“我看你很會當官。”
馬括道:“臣愛看官場故事,後世的書多,臣看得多而已。”
劉徹問道:“看來在少府還委屈你了?”
馬括趕忙道:“不委屈,等臣為陛下辦了這些事以後,陛下再另用不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