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充國全都暗暗地記在了心裡。

論起領兵打仗,趙充國也是不世出的天才,怎奈在霍去病面前還有些遜色。

如果說趙充國的兵法,屬於“學業有成”的話,那麼霍去病的兵法就屬於出神入化了。

世界上本沒有兵法,天才們打的漂亮仗多了,便有了兵法。

聰明的人,就從天才們的戰例裡面尋找經驗,總結出來為己所用。

而天才們,是自己創造兵法的人,他們就是創造前所未有戰例的人。

顯然,馬七帶來的情報有誤,淮南國的人不只露面的那二三十個。

霍去病率領的中軍,一直追著方才跟到大營外面的淮南軍。

中軍也分成了兩隊,霍去病領一隊,趙充國領一隊。

霍去病領了偏師從側面走了,趙充國領著剩下的中軍繼續追趕。

在追趕的過程中,趙充國率軍不停地騎射,給逃軍施加壓力。

依著趙充國的箭法,不消幾個回合,就能把這幾個人全都射落馬下。

然而,趙充國的箭每一次都稍稍偏出,沒有射中。

更加詭異的是,如果站在上林苑上方俯瞰的話,會發現趙充國在逼著淮南軍按弧線逃跑。

師出反常必有妖!

一開始,淮南軍還沒有察覺,漸漸地,發現自己不知不覺間偏離了路線,才覺得不對勁。

不過,已經來不及了。

因為,霍去病在他們前方出現了。

只見霍去病率領十餘騎兵擋在前方,橫槍立馬,大喝一聲:“下馬!”

淮南國的幾個人被這一聲斷喝嚇得一個激靈,紛紛勒緊韁繩停住了馬。

“還不快快下馬受降!”

霍去病再次斷喝一聲,淮南國的幾個人扔了兵器,下馬跪了下來。

這一變故,再次重新整理了趙充國對霍去病的認知:原來將軍不一定非得靠武力降服人。

霍去病只是依靠自己的氣勢,就可以不戰而屈人之兵,這等魄力,這等智慧,讓趙充國很受啟發。

幾人剛剛投降,趙充國緊隨而至,霍去病也策馬逼了過來。

“說,你們來了多少人!”

“一百人。”

“人都在哪裡?”

“三十人圍在那片封地外面,二十人放哨,還有五十人在後面策應。”

“在哪裡策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