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二、司馬遷的太初曆(第2/2頁)
章節報錯
司馬遷道:“這有必要嗎?曆法本就是應時而生,怎能說變就變?”
馬括道:“大變不必,小變一下又何妨?”
“願聞馬兄高見!”
“簡單,現在十月是歲首,咱們改成一月是歲首就行了。”說罷,馬括端起一杯茶喝了一口。
午休起來,有些口渴,喝點茶水潤潤喉。
“這……是不是有些草率?”司馬遷還是有些疑惑。
馬括道:“草率與否,全在人一張嘴。再說,十月為隨手,本身就是秦人的一次改變,本就不合理。一月乃是冬去春來的季節,代表著大自然從消寂走向重生,以一月為歲首再正確不過。”
司馬遷道:“就這麼簡單?”
馬括道:“就這麼簡單!”
司馬遷搖了搖頭,總覺得這樣不妥。
“那你說,曆法積累時間長了以後,如何避免其中的錯誤?”
這才是司馬遷真正想要解決的問題。
至於改不改曆法,無非就是吐槽一句而已。
關於曆法,馬括還真的研究過一些,研究了以後,馬括覺得這個問題基本上無解。
“不知子長考慮過沒有,日,月,年本身就不是嚴格對等的概念?”
司馬遷道:“此話怎講?”
馬括道:“三十日不是一月,十二月不是一年。”
司馬遷聞言不語,拿起茶杯喝了一口茶。
此時此刻,宛如當初在邯鄲城內交談的場景。
良久,司馬遷點了點頭,道:“有些道理。”
古人很早以前就發現了一年不是三百六十天,而是三百六十五天,所以便有了閏月之說。隔上一段時間,就會在十二月中加上一個月,當年成了十三個月,以此來調解月和年之間的誤差。
馬括道:“一年,大約有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日,所以每四年便會多一日,子長覺得是不是這樣?”
司馬遷在心裡默默地算了算閏月的規律,確實如此,兩眼放光道:“果真如此,馬兄大才啊!”
馬括搖了搖頭,道:“大才不敢當,其實一年並不是嚴格地等於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日,其中也有細微的差別。許多年以後,依然需要補天數來彌補誤差。”
司馬遷道:“馬兄知道其中機妙?”
馬括當然知道,卻不知道該如何跟司馬遷解釋。
放在後世,這個事情很好理解。
無非就是公轉自轉之間的差異而已。
地球自轉一週是一天,月亮繞地球轉一圈是一月,地球繞太陽轉一圈是一年。
所謂的差距,無非就是地球公轉了一圈,並不是恰好的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日,這是和圓周率一樣,是一個無窮無盡的資料。
沒有任何一個曆法可以完美地避免這種誤差。
馬括道:“即便我知道這個原因,也沒有辦法避免誤差。只要時間足夠長,必然需要閏日來調整誤差。”
司馬遷點了點頭道:“也是這個道理。”
事情到這個份上,已經可以交差了。
“馬兄給我講講其中的道理?”
顯然,司馬遷已經化身為好奇寶寶。
喜歡縱橫西漢請大家收藏:()縱橫西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