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

被偏愛的都有恃無恐

玫瑰的紅……”

映著朝陽,一隊南下的行人在趕路,夾在隊伍中間的幾輛馬車不時地發出“嘎吱嘎吱”的聲音。

“想收後宮?那就去收唄!後世沒機會,現在回到了古代不搞個三妻四妾的哪對得起自己?”也就是黃九蘭和黃百蕙不在的時候,羅傑夫才敢這樣去調侃。

馬括唱著這麼風騷的歌,瞎子都知道他有什麼想法。

馬括搖了搖頭,道:“老祖宗還有句話呢,叫妻不如妾,妾不如偷。”

羅傑夫撇嘴道:“偷還不如偷不著呢。你這就是典型的有賊心沒賊膽!”

馬括打了個響指,道:“偷不著好啊,真要得到了,也就不稀罕了。”

馬括繼續唱了開去。

“燒得火紅蛇行纏繞心中

終於冷凍終於有始無終

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

被偏愛的都有恃無恐

玫瑰的紅容易受傷的夢

握在手中卻流失於指縫

再落空……”

中秋節的傳統,古已有之,不過到了唐朝以後才漸漸成了中華民族固定下來的主要節日之一。

每個節日的發生,自有其道理。比如中秋節,就是一個慶祝豐收的節日。

在我國,除了非常偏北的寒冷地區之外,大多數地區的農作物都是一年兩熟,少數地方可以達到一年三熟。

中秋節,恰好就在秋收之後。

以華北地區為例,一般在秋收之後,也就是農曆九月份種植小麥,到來年五月小麥成熟後收割,是為一季莊稼。

夏季收穫之後,各家會根據自家需求,種植一些葵花、芝麻、大豆、玉米甚至紅薯之類的作物。有時甚至一塊地會種植多種農作物。

是以秋收之時,物產特別豐富,更能給人帶來喜悅。

當然了,這個時候玉米和紅薯還沒有引入,而大豆也沒有大規模地開始種植。

“班娘姐,你看這個香瓜多好,咱們多買幾個路上吃吧。吃了一路的肉湯饃饃,肚子都吃油了。”九蘭在集市上挑揀著貨物,興奮地拉著班娘。

班娘笑道:“那就多買些吧,反正你家夫君有的是錢。”

九蘭笑了笑,拿了好幾個香瓜遞給了身後的奴僕。

女人一旦開始逛街,就處於無限體力狀態,從古至今都是如此。

班娘領著黃家姐妹,現在可不就是處於逛街狀態麼。就連靜兒和姝兒都跟著買了好些東西。

有奴僕的日子就是好,買上東西有人拿。

不知不覺,幾個女人就買了一大堆東西,身後的奴僕們拿不下了,她們自己也幫著拿了一些,一行人浩浩蕩蕩地朝著車隊走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