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七、環環相扣(第2/3頁)
章節報錯
“咱造點工具?”
“現在的材料不行啊!”
“是啊,鋼材的冶煉和鍛造技術都不行。”馬括長嘆一聲,缺陷就是這樣一環扣一環。
羅傑夫道:“倒是也有好東西,就是太貴,普及不了啊。”
“那咱先造個鍊鋼廠?”
“造鋼廠就得煉焦。”
“煉焦就得挖煤。”
“挖煤得先有礦。”
“咱老家全是煤礦。”
說到這裡,羅傑夫眼前一亮,道:“對呀,不如回去挖礦去?咱家那裡不僅有煤礦,也有鐵礦,我就記得好幾個礦的地址。要是真能造出鋼鐵,那咱們還不得富甲天下!”
上黨地區坐擁華夏四分之一的無煙煤,發展冶煉業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
在沒有火車和船運的時代,交通並不是制約這個地區發展的因素。
不過馬括緊接著哭喪著臉,道:“那煤礦埋在地下幾百米遠,你確定能挖到?”
“唉,可惜沒記住一個露天煤礦的地址。”羅傑夫也不盡惋惜。
兩人邊說邊走,這樣的談話到最後,也說不出個什麼結果。
進了少府,孟賁大人難得的在裡面。
“馬括,你們的封地怎麼樣了?”
馬括道:“還在整地。”
“少府大人,下官有一事不明,想請大人指教。”馬括有個事,一直想問孟賁,卻一直沒機會開口。
不是想起來事見不到孟賁,就是見了孟賁沒想起來事。
孟賁笑道:“你說。”
作為老少府,孟賁很有長者之風。
馬括和羅傑夫為大漢的貢獻有目共睹,孟賁也看好他們二人。
現在對這二人好一些,為自己結個善緣。
馬括道:“拙荊愛吃魚,下官便去捕了幾次魚。不得不說,渭水之中的魚又多又肥,當真美味。”
孟賁臉色變了變,倒吭聲,等著馬括繼續說。
“可是從未見過渭水兩岸的百姓捕魚為食。下官初來乍到,不知是否官府不允許百姓自己捕魚?”
馬括說完,孟賁苦笑一聲,道:“官府確實不允許百姓私自捕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