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零戶侯(第1/2頁)
章節報錯
拍馬屁自然是好拍的,評價劉徹的歷史功績,拍上三天三夜也拍不完,換著花樣說好話,都不帶重樣的。
可是說到劉徹的壽命,馬括和羅傑夫就不敢亂說了。
據歷史記載,秦始皇嬴政和漢武帝劉徹都是求仙訪道出了名的主,他們問自己的壽命,自然是希望自己真的可以成仙的。
即便成不了仙,那也得是長命百歲才行。
如果不小心說錯了話,觸及了劉徹的逆鱗,恐怕分分鐘就是死罪。
馬括道:“這個……我倆對人的壽命不太敏感,記得不太清楚了。不過……肯定沒有兩千年就是了,呵呵……”
馬括尷尬地說了一通挑不出毛病的話。可不是不夠兩千年嘛,反正後世沒人見過活著的漢武帝。
羅傑夫也跟著打圓場,道:“具體的數字我倆是真記不清了,不過陛下在位的時間,兩千年裡算是最長的皇帝之一了。”
羅傑夫這話倒是不假,劉徹聽了也是心情大好。
在歷史上,清朝皇帝康熙在位六十一年,乾隆在位六十年,分別排名第一和第二,也是唯二在位時間超過六十年的皇帝。
第三名,就是劉徹了,在位五十四年。在位時間超過五十年的,只此三位。
畢竟在劉徹前面的皇帝比較少,劉徹對在位時間長短還沒什麼概念。畢竟在劉徹之前,在位時間最長的乃是漢文帝劉恆,僅僅二十三年而已。
劉徹問道:“比嬴政長嗎?”
馬括見劉徹沒有發怒,心情放鬆,誇張地說道:“長,比他長多了。加上秦始皇當秦王的時間都不如陛下長。”
要知道,秦始皇算上當秦王的時間,在位時間達到了三十八年之久,在歷史上也可以排得進前十了。
劉徹聽了,龍顏大悅,道:“朕真是想封你們列侯啊!不過既然話已出口,便不再更改。列侯之位姑且給你們攢下,等你們日後再立新功,便給你們封邑!”
“來人!”劉徹朝著後殿喊了一聲。
一個黃門小步跑了過來,輕聲應道:“陛下。”
劉徹道:“去通知丞相擬旨,朕要封馬括和羅傑夫為侯。”
劉徹思索了片刻,道:“你二人來自上黨之地,就以上黨之封你們。”劉徹扭頭對著黃門吩咐道:“封馬括為陽城侯,羅傑夫為潤城侯。”
“喏!”黃門記下之後,退了出去。
列侯是有實際封地的侯,而關內侯只有爵位,沒有實際封地。
劉徹這樣封,其中意思天下人都知道,就是為日後封列侯做鋪墊的。
通常只封關內侯的話,是不會以地名為封號的。以地名為封號的,通常封號中的地名就是自己的食邑。
馬括聽了鬱悶不已,心中叫苦道:“上黨地區十幾個縣,你封什麼不好,偏偏封一個陽城侯!你才是陽城侯,你們全家都是陽城侯!”羅傑夫看著馬括一臉便秘的樣子,想笑卻不敢笑。
在馬括所生活的後世,陽城縣是一個富庶美麗的縣城,陽城人民也是勤勞的人民。然而陽城人民天生精打細算的性格,在北方地區卻顯得格格不入,被人稱之為“猴精猴精”。
再加上陽城縣有一處叫蟒河的自然保護區,裡面猿猴出了名的多,於是當地人常以“陽城猴”來戲稱精明的陽城人民。
是以馬括聽了封自己“陽城侯”之後,心中是一萬個不願意。
儘管不願意,卻又不敢跟皇帝新增還價。要不然,一句話說不好,就連這個“陽城猴”都沒了。
細想一下,陽城那地方確實是一片風水寶地,拋開那個讓人淡疼的綽號之外,陽城堪稱人傑地靈。
自科舉取士以來,陽城便人才輩出。後世成為帝師,《康熙字典》編纂者之一的陳廷敬便是陽城人,其府邸現今都儲存完好,以其宅院為主營建的“皇城相府”景區更是聞名遐邇。
馬括每次招待外來的朋友,都要去皇城相府逛一圈。
此時此刻,這些都不重要,對於馬括來說,最重要的是:陽城有礦!
就馬括所知,陽城所擁有的礦,就有在這個時代可以使得自己發家致富最必須的兩種礦:煤和鐵!
歷史上工業發達的地區,無不是同時皆備這兩種礦,同時又交通便利的地方。陽城之所以沒有成為工業基地,也只是因為交通不便而已。
想通了這些關節,馬括的心情漸漸地變得興奮了起來,日後以陽城為基點,大有可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