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一章 新娘子回家(第2/2頁)
章節報錯
帝王家說話算數,在羅傑夫這個後世人眼裡就是最大的笑話。
羅傑夫笑道:“最是無情帝王家,你可小心吧!”
不知不覺,已經走了大半的路程,迎親的隊伍已經拐上了去往村子裡的小路。
故地重遊,竟是這般狀態,馬括和羅傑夫相視無言。
鄉親們很是熱情,好事的年輕人領著一群半大的孩子,已經老遠地在前面等著他們了。
還有更熱情的,是一路跟著馬括他們跑到了定襄城,又跑了回來。腿腳快的早已跑回了村子裡去報信。
看著一群小孩子圍著迎親的隊伍,嘰嘰喳喳地興奮地叫著,馬括令奴僕們散發著小點心。
自己快樂只是小快樂,能普天同慶才是大快樂。
馬括抬頭看了看天,心道:難怪劉徹動不動就喜歡大赦天下,原來與民同慶的快樂如此的不同。
有錢人的快樂,普通人想象不到,那麼有權人的快樂,普通人同樣想象不到。
到家的時候,李風過來接馬括的馬,被王浩給攔住了:“現在有奴僕了,咱們也算是小主人,以後這種事交給他們去辦就好了。”
說著,朝著那六個男奴使了個眼色。為首的一個男奴趕緊笑著哈著腰點了點頭。
現在,這六個男奴和女奴們也搞清楚狀況了,這裡就是馬括說了算,一切行動聽馬括指揮就行了。
馬括下來就數羅傑夫大。
不過除了這兩位大爺,還得吧王浩,趙充國,李風,班次等等一種小爺爺們伺候好了。
尤其是李風和班次。
因為絕大多數時候,管事的都是這兩位小爺。
大爺們向來都是甩手掌櫃。
馬括雙手在馬上一推,抬腿就下馬。
下馬之後看了看掛著的馬鐙,心想還是有機會造個馬鐙吧,要不然打仗確實有些不方便。
在大漠的時候,馬括只是跟趙充國提了一下馬鐙的構想,就被趙充國興奮地問了個詳細。
身為一個優秀騎兵將領,趙充國太知道馬鐙的作用了。
只是現在造後世騎兵的馬鐙,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馬鐙這東西,早就被髮明出來了,最初只是單邊馬鐙,用來方便上下馬。
即便到了漢武帝時期,依然是以單邊馬鐙為主。
由單邊馬鐙改雙邊馬鐙很容易,無非就是再另一邊再加一個的事,是個人就可以想得出來,也確實有人這樣幹。
然而這麼好的改良之所以沒有普及,就是因為價效比太低。
由於現在的馬鐙材質過於鬆軟,無法在騎乘的時候在馬鐙上借力,所以在上了馬以後,兩個馬鐙和一個馬鐙的效果是一樣的,反正都不用了。
於是乎,這種價效比很低的發明就沒有普及。
喜歡縱橫西漢請大家收藏:()縱橫西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