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章 黃家的來歷(第1/2頁)
章節報錯
話說這世上最可恨的人,就是勸人大度的人。
這些人根本就不知道別人經歷了什麼,無端地勸人大度,遲早要遭雷劈。
如果黃鐵匠和郭德綱認識的話,一定對這個觀點非常認同,至少現在的馬括看上去就非常地欠揍。
馬括自然有馬括的心思,不會因為黃鐵匠不爽就放棄自己的想法。
“大漢的天下不是你們幾個人就能顛覆的了的。”馬括不再繞彎子,直接點破了窗戶紙。
黃鐵匠面色潮紅,呼吸急促了起來,卻不知道該如何反駁。
也確實無法反駁。
黃鐵匠苦心經營許多年,到現在也僅僅是一個城裡比較有勢力的鐵匠而已。
城裡的大官們,無論是都尉賀常,還是太守義縱,分分鐘都可以搞死自己。而這樣的大官,整個大漢至少都有幾百個。
其實黃鐵匠的內心早就絕望了,只是一股執念在支撐著自己,想要去完成那不可能完成的“理想”。
而有些理想,註定是不可能成功的。
劉邦可以得天下,包括後世新中國的建立,都有一個大的前提,那就是——天下大亂,當權者不得人心。
除此之外,謀反者只有死路一條。
七國之亂已經是活生生的例子了。即便如盛唐安史之亂那般轟轟烈烈,攻下長安,最後也只能以失敗收場。
想要權力,亂世有亂世的辦法,盛世有盛世的辦法。
在亂世,就是要扯旗子拉隊伍,槍桿子裡出權力。
而盛世,就是要學得文武藝,賣與帝王家,好好讀書學藝才是正道。
搞亂了因果,必然不會有什麼好下場。
有兩千年智慧的馬括懂得這個道理,黃鐵匠卻不懂。因為黃鐵匠之前,還沒人總結出那麼多的規律,即便有,他也看不到。
劉徹的大漢朝,還處於公元前一百多年,這個時代之所以偉大,除了威服四夷之外,還在於他給我們試過了很多錯,探索了許多可行或者不可行的道路。
如果沒有馬括的出現,黃鐵匠必然是一個探索了錯誤道路的人,然後以自己的屍骨當後人的路標。
黃鐵匠頹然地道:“你可知我黃家的來歷?”
馬括搖了搖頭,道:“雖然我知道你們有許多神秘的地方,但是一直猜不出你們的來歷。”
黃鐵匠道:“我們是黃歇的後人。”
馬括驚道:“春申君?”
黃鐵匠苦笑一聲,道:“沒想到一百年了,還有人知道先祖的名號。”
其實馬括原本是不知道春申君就是叫黃歇的,是在看了前些年大火的《羋月傳》之後才知道春申君的真名。
這就是來自後世的好處,即便是娛樂中看個電視劇,都可以獲得比古人多很多的資訊。
馬括也有驚訝的地方,在他看來遙遠得不可能有關聯的兩個時代,其實相距僅僅一百年而已。
在馬括原本的感覺中,戰國四君子都是一些上古人物,而漢武帝劉徹就要和自己貼近得多。殊不知身為戰國四君子之而的平原君趙勝,信陵君魏無忌,都和他的先祖趙括差不多大小。
黃鐵匠道:“暴秦滅我大楚,毀我家園,使我族人不得生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