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八章 勇擒敵酋(第2/2頁)
章節報錯
論智謀,馬括有。論神將資質,羅傑夫還差了些,趙充國卻一點都不差!
只見趙充國左捅右挑,轉瞬之間又有五六人跌落馬下。
趙充國一股子巧勁耍得長槍上下翻飛,每一槍也不捅多深,只要能把匈奴人挑落馬下就好。
只要沒了戰馬,這些匈奴人就是待宰的羔羊。
因為後面有啞冰補刀。
三下五除二,趙充國就來到了休屠王的身邊。
“唰……唰……”兩槍,趙充國又挑翻了休屠王身邊最後的兩個貼身護衛,扔掉長槍,縱身一躍,跳到了休屠王的馬背上。
只見趙充國騎在休屠王的身後,左手一探,就把休屠王的兵刃繳獲了過來,右手一翻,從身上掏出一把匕首,頂在了休屠王的喉結上。
休屠王感受到了刀刃的冰涼,嚇得唾沫都不敢咽,張著嘴巴一動不動。
趙充國用自己蹩腳的匈奴話大喊一聲:“都跟我走!”
說罷,趙充國緩緩減慢了馬速,兜頭朝回走去。
休屠王趕緊揮舞著雙手,讓手下人聽命,就這樣老老實實地當了俘虜。
趙充國俘虜的不只有休屠王,還有啞冰。
啞冰自詡如果對陣趙充國,勝算幾乎為零。
擒賊先擒王,是自古以來就顛撲不破的真理,只是到後來才慢慢地被人總結出來,寫了下來。
真理就是如此,每個人都在按照真理行事,卻沒幾個人能說得出來。
可以把真理說出來的人,就是聖人。
聖人的作用,並不是說發明了真理,而是發現了真理。
聖人們從廣大勞動人民的日常行為之中,總結出了許多道理,再把這些道理寫出來,告訴別人,以便後人少走彎路。
對於匈奴人來說,大漢就是一個聖人多如狗的懷胎。
比如他們奉若神明的靜兒和姝兒,卻對馬括和趙充國的神奇表現驚歎不已。
休屠王被趙充國服服帖帖地制服住,押送俘虜的工作就變得非常簡單。
草原上的人天生就是要放牧的,對於他們來說押送一群俘虜的難度,和放一群羊差不多。
無非就是管住領頭的,看住跑偏的,再攆住落後的。
到了山坡腳下,俘虜們就被勒令下馬。
休屠部落的人站在山坡下面,武器和戰馬都被啞冰帶人收繳了去。
沒了武器和戰馬的他們,戰鬥力還不如一頭羊。
而休屠王,則是被壓倒了坡上,在馬括等人面前跪了下來。
靜兒率先發難,柳眉倒豎,喝道:“休屠王你好大的膽子,就不怕崑崙神放下的天譴嗎!”
聽到天譴,匈奴人紛紛變色。
因為靜兒口中的天譴,就是天災。
他們從老一輩的匈奴人口中得知,如果得罪了神靈,是要遭到天譴的。
最常見的天譴,就是連續三年不下雨,旱得地上的草長不起來,河裡的水流不出來,人和牲口們不停地餓死,渴死。
要麼就是一場大火把草場燒得乾乾淨淨,要麼就是一場嚴寒凍死他們大多數的牛羊。
總之,每一次的天譴,都會造成匈奴人大規模的減員。
喜歡縱橫西漢請大家收藏:()縱橫西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