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過了自己理解範疇的東西,總是讓人覺得很恐懼。

事實上秦漢時期總是給人一種錯覺,因為朝代更替而產生的人物年齡的錯覺。

按照時代更替,是戰國滅亡之後,秦朝建立。

秦朝二世而亡,天下大亂,先是陳勝吳廣起義,然後是項羽稱霸,再然後楚漢相爭中劉邦勝出,定鼎天下。

於是乎,就產生了六國國君到秦始皇,到陳勝吳廣,再到項羽,最後到劉邦的時間線。

而事實上,秦始皇嬴政出生於公元前259年,張良出生於公元前250年,項羽出生於公元前232年,劉邦出生於公元前256年,劉徹出生於公元前156年。

如果這些人全部都活著,秦始皇嬴政136歲,劉邦133歲,項羽109歲,張良127歲,而劉徹時年34歲。

要知道新中國的締造者,偉大領袖現在誕辰127年,讓我們覺得彷彿才過去沒多久的時候。我們的父輩,很多人都是親眼見過的。

西漢建國時在公元前202年,距離馬括穿越的時候79年。

無論是時間點,還是局勢,和後世是多麼的相近!

史學家稱中國的古代史,曰:得國正者,唯漢與明。

漢朝時期,乃是“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結束了暴秦晚期的黑暗時代。

明朝時期,乃是“驅逐韃虜,北擊蒙元。”推翻了蒙古政權昏暗的統治。

其他的朝代,總是多少有一些篡位的影子,來得不是那麼堂堂正正。

當然了,這些說的都是辛亥革命以前的封建時代,後世就不這麼論了。

張良笑著捻了捻鬍鬚,道:“老夫也記不清了,大概也活了一百二十多年了吧。”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聽到這裡,馬括心中稍稍安定了一些,總歸是沒有神話世界。只要歲數沒超過一百四,他都可以接受。畢竟在後世,已經出現了壽命達到130歲的報道,只是140歲的報道還從來沒有出現過。

那些所謂的活了二百多歲,四百多歲的訊息,顯然都是騙人的。

略過了心中的震驚,馬括回過了神。

即便是知道了眼前的張神仙是張良,馬括還是無法看透。

因為張良,本身就是一個很神秘的人,恐怕出了他自己,沒有一個人可以看得透他。

張良則是饒有興致地看著馬括,也是充滿了好奇。

馬括回想起兩人從昏倒被救起之後,與張良的交往之中雙方都有一些遮掩,不願戳破真實身份的窗戶紙。

如今說破了身份,也就沒什麼顧忌了。

馬括對張良充滿了好奇,張良也有一肚子的問題想要問馬括。

……

知道第二天天亮,張良終於意猶未盡地道:“年紀大了,精力不濟了,我要去睡一會。你們抓緊時間去定襄城吧。”

一夜的對話,讓馬括和羅傑夫受益良多,讓他們對古人的智慧多了許多崇敬之心。

只要是人,就有煩惱,就會迷茫。

而生在兩千多年以後的馬括,被張良指點迷津的時候居然毫無違和感,這還是在張良對後世的社會並沒有太多瞭解的情況下。

喜歡縱橫西漢請大家收藏:()縱橫西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