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以每秒鐘一米的速度,可以走一天。一秒鐘三米的速度,可以跑一個小時。

要是速度加快到一秒鐘六米的速度,恐怕沒幾個人能堅持到一分鐘。

馬兒也一樣。

漢人一開始在逃跑的時候,拼命地催著馬力,雖然暫時地和趙充國他們拉開了距離,卻也早早地透支了馬力。

趙充國不疾不徐地跟在後面,如今馬兒的體能要比他們好得多。

其實騎兵逃跑的時候,從來都不是拼命地逃。

拼命地逃,遲早早把自己給累死。

匈奴人逃跑的時候,都會和漢軍保持一定的距離。

如果漢軍追得緊了,他們就緊跑一陣。追得鬆了,他們就稍慢一些。

漢軍對匈奴的優勢,是在武器裝備上,這也決定了漢軍的負重超過了匈奴兵。

所以,用相同的速度跑相同的距離,肯寧是漢軍先累趴下。

這也是漢軍以前對匈奴作戰縷縷失利的原因。

趙充國不愧是天生的名將,對戰場局勢的把控細入巔毫。

漢人人的馬力和距離,全都在在他的算計之中。

現在,逃跑的漢人馬力急劇下降,趙充國稍稍提速之後,便追了上去。

另一路逃跑的漢人,被嚴陣以待的奇兵突襲,根本就沒有勝算,直接被一波衝鋒給淹沒掉了。

趙充國這邊動作稍稍慢了一些,畢竟剛剛也經歷了兩波衝鋒。

眼看著趙充國就要趕了上去,為首的漢人跳下了馬,大聲喊道:“手下留情,我們投降。”

不投降也不行了,他們的馬已經跑不動了。

趙充國率人迅速圍了上去,派出一個人去收了他們的戰馬,將一群人團團圍住。

趙充國看向了羅傑夫,由羅傑夫來發落。

馬括在的時候,馬括是主事的人。馬括不在的時候,羅傑夫才是主事的人,趙充國只管打仗。

看著這些人,羅傑夫皺了皺眉頭,確實不太好處理。

如果他們負隅頑抗的話,直接殺光了就完了。

現在忽然投降,突然就不知道該怎麼玩了。

現在的羅傑夫,好像有點明白當年白起坑殺趙軍的心情,對白起也沒那麼恨了。

事不宜遲,羅傑夫迅速地打定了主意,道:“你們只能活三個人。”

投降的漢人有八個,他們追擊的人卻只有六個,剩下的人全在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