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一章 卸磨殺驢(第2/2頁)
章節報錯
伊稚斜的話說得是留全屍,另有一層含義在內。
如果中行說執意要壞了伊稚斜的事的話,他要面對的是匈奴所有的酷刑。
酷刑之中的人,求死就是最大的幸福,是所有人想起來都會頭皮發麻的噩夢。
大事一定,中行說被匈奴武士帶了出去。
留給中行說的生命不多了,卻沒有什麼痛苦的。
在最後的生命裡,中行說在一座上好的帳篷中,有數名女奴精心伺候著,甚至比大單于享受的服務都好。
除了飯菜之中有慢性毒藥之外,中行說是整個匈奴大地生活水平最高的一個人,沒有之一。
中行說對於匈奴來說,貢獻確實非常大,這也是他雖然得罪的人很多,卻依然可以坐穩匈奴權力中心最主要的原因。
不過話說回來,如果中行說對匈奴的貢獻不大,也不會擁有中國歷史第一漢奸的譭譽。
投降匈奴的人多了,並不是每一個人都有資格稱為“漢奸”。
在有了趙信之後,匈奴人重新有了戰略大師。
儘管趙信也是從漢軍投降過來,卻是土生土長的匈奴人,先是降漢再降的匈奴。
這樣說來,趙信對匈奴的忠誠度也更加地高。
有趙信的存在,中行說的地位便急劇下降。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這樣的結局,其實中行說早已預料到了,因為自從趙信投降之後,大單于找中行說問策的次數幾乎為零。
除了一年一度的課稅,中行說幾乎無權過問任何事。
而中行說的課稅政策和理念,匈奴人已經消化吸收得差不多了。
更加精細的統計方式,對匈奴人來說並不實用。
在匈奴人中,一個有經驗的牧人,只要看上一眼,就知道牛羊的規模有多大。看上兩眼,就知道有多少老的多少小的。
對於匈奴人來說,一群羊有一萬頭,還是有九千頭,並不會對他們的生活產生什麼影響。
然而,想要數清楚牛羊到底有多少隻,每天生了幾隻死了幾隻,反而是一項繁重而又沒有意義的工作。
結局早就有了端倪,只是中行說沒有想到,自己的結局會這樣的悽慘。
在中行說的眼中,自己即便是沒有了權力,最不濟也能得個善終。
伊稚斜現在要弄死中行說,不比捏死一隻螞蟻難多少。
之所以留個全屍,只是做給別人看的。
大議會的結局,對大多數人來說都是完美的。
散會之後,匈奴武士來到馬括和羅傑夫身邊,說:“大單于有請。”
ps祝書友們中秋節快樂!
今天過節,差點忘記更新,嚇得老桃一頭冷汗。今天如果沒有更新,一個月的六百大洋就沒了。
書友們如果看得好看,就多多訂閱,多多打賞,讓老桃我早日擺脫吃低保的日子。
拜謝了!
喜歡縱橫西漢請大家收藏:()縱橫西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