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章 領悟新技能(第2/2頁)
章節報錯
趁著風勢,馬括瞬間調整好了角度,把弓拉得滿如圓月,箭出如電。
“趴……”
正中靶心。
第一箭順利中靶,讓馬括信心倍增。
第二箭時,卻因為突然起了一陣大風,射出的箭擦著箭靶飛了出去。
簡單粗暴的規則,並不在意“擦邊球”這樣的爭議細節,而是隻以釘在箭靶上的箭為數。
哪怕是射中了靶心又掉了下來,都不能算數。
第二箭的失誤,讓馬括重新評估了風力對箭的影響,瞬間就做出了些許調整。
場地上的風幾乎不停,時大時小。想要趁著沒有風的時候再射,幾乎不可能。
於是,馬括便選擇風速適中的時候射箭。
這樣,即便是風速增加或者風速減少,都在可控制的範圍之內。
這就是一個“相對值”的問題。
在開始的時候,提高一些自己對風速判斷的絕對值,那麼真實的風速和自己的箭之間,會變成一個較低的“相對值”,從而也就降低了風對箭的影響,增加了命中率。
當然了,增加的只是中靶的機率,而不是中靶心的機率。
後面的比賽毫無懸念,剩下的八箭中,馬括中了七箭,以十中八的成績進入下一輪。
羅傑夫比馬括要好一些,十中九。想必是羅傑夫要比馬括更早地把握到了規律。
整個賽場,能十中十的人幾乎沒有,十中九的和十中八的也不多,更多的都是十中六七。
同樣地,也淘汰了一百來人出去。
這樣看來,羅傑夫倒還算是個佼佼者。
倒不是說匈奴人射術就是這樣的水準,而是真正的神射手,同樣不需要參加這樣的選拔賽。
神射手們都是種子選手。
騎術,同樣也是一次選拔。同樣,種子選手也不需要參加。
同樣的簡單粗暴,騎術的規則也是非常地簡單。
匈奴王庭為勇士們備好了馬,沒有馬鞍和韁繩,在光溜溜的馬背上才是能反應出一個騎手真正的基本功。
匈奴人認為,即便是技術再發達,工具再齊全,他們最原始的技能不能被忘記,那是他們安身立命的本事。
十里之外是一片林子,也就是昨日“蹛林”時的林子,勇士們需要騎馬去到那片林子裡摘一根樹枝回來。
時間限制一炷香。
匈奴人用的香,跟漢人並不一樣,時間也無法換算。
馬括沒見過匈奴人的香,並不知道一炷香有多長時間。
但是,依照前兩局選拔的經驗來看,只要能佔據隊伍中游以上的水平,肯定可以過關。
即便是淘汰方式最粗暴的第一輪摔跤,淘汰率也只有百分之三四十而已。
喜歡縱橫西漢請大家收藏:()縱橫西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