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漠北的沙漠,和真正意義上的沙漠還不大一樣。

真正的沙漠,那是萬里黃沙,黃沙之上寸草不生。偶爾生長的幾顆梭梭樹,都在暗示著附近有地下水資源。

不過能不能挖得出水,那就全看運氣了。

而漠北的沙漠,其實更應該稱之為荒漠。

略顯灰色的沙子,和隨處可見的石礪,以及時不時地還能看到長得和小樹一樣的荒草灌木,偶爾還能見到躥出來的小動物。

之所以漠北的大漠無人居住,純粹是因為這裡養活人的能力太低了,而不是了無生機。

在富庶的江南,十畝地就能養活一家人,到了北方,需要二十畝地,到了漠南草原,需要一百畝,而在這片荒漠,可能一千畝地才能養活一個人。

穿過大漠,到了漠北以後,又會有奔騰的大河和豐美的草場,於是乎大漠就成了隔絕漠南和漠北天然的屏障。

漠南草場的歸屬,也就成了遊牧民族和農耕民族之間實力盛衰的衡量器。

這也是為什麼匈奴闊野萬里,人口卻還不如大漢的一個郡。

如果一個人求生的能力足夠強,意志力足夠堅定,是可以在這片荒漠上生存很久很久。

而在沙漠裡,迷路就等於等死。

土地的荒涼,是漸變的過程,大家都能感受得到。

然而,當到達大漠的那一刻,馬括,羅傑夫和王浩還是被震撼到了。

大地之上彷彿有一條詛咒線,線裡和線外就是兩個世界。

雖然馬括和羅傑夫到過漠北,回來的時候卻是一路逃命,還是趁著夜色逃命,並沒有感受到這種神奇的變化。

不過這片大漠,和馬括在後世電視裡看到的沙漠差別很大。

跟馬括想象中的沙漠相比,這片荒漠甚至都可以稱之為“生機勃勃”!

實際情況遠遠好於預期,馬括的心更加的踏實了。

天色漸晚,立尤姜決定不休息,眾人直接就進入了荒漠,一步都沒有停留。

在荒漠裡行進速度並不快,眾人時而下馬步行,也讓馬兒可以休息一會。

王浩不知在地上看到了什麼,抬腳踢了過去。

也不知踢中了什麼,只聽王浩罵了起來:“狗日的,誰在這裡拉得屎!”

眾人聽了哈哈大笑了起來。雖然那坨大便已經稍稍風乾了一些,還是髒了王浩的靴子。

立尤姜笑著道:“那不是誰拉的屎,而是狼糞。”

王浩顧不得去擦靴子上的大便,警惕地問道:“這裡有狼?”

立尤姜道:“草原上的狼無處不在。”

說著,指了指遠處的山,說道:“你看到那座山了嗎?山上就有狼窩。我們牧人們有時候沒的吃了,就會去狼窩裡面打狼。”

王浩見立尤姜一副不慌不忙的樣子,也安心下來,去清理靴子上的狼糞。

喜歡縱橫西漢請大家收藏:()縱橫西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