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 剿匪(第2/2頁)
章節報錯
狩獵見血,剿匪見得可是人血,還可能出現傷亡。
見人血,是打磨部隊這把利器的最後一道工序——淬火。
只有經歷過人血淬火的部隊,才是一部真正的戰爭機器。
……
三百人的部隊,居然也開出了浩浩蕩蕩的氣勢。清一色的騎兵部隊,行軍速度很快。馬蹄雜亂無章地在地上亂錘,使得聲音連成了一片,顯得聲勢浩大。
不過有經驗的戰士或者牧民,依然可以從這個雜亂的馬蹄聲中判斷出這支部隊有多少人。
大軍行走了一陣,馬括皺了皺眉頭,道:“軍侯,不需要派斥候嗎?”
斥候的作用,如果說黃光不知道的話,還情有可原。畢竟是半路出家的將軍,那時候也沒有太多的攻略書可以看,是以可能會出現一些低階失誤。
而李敢這樣的將門世家不應該出現這樣的低階失誤啊。如果李家為將的人歷代都這麼打仗,恐怕早就死光了。
只見李敢說道:“個把土匪而已,沒必要派斥候。咱們就是要找他們打仗,如果他們敢來,正省了我去找他們的功夫了!”
馬括說道:“難倒你不怕他們打埋伏嗎?”
李敢鼻子了“哼”了一聲,不屑地道:“就憑他們?且不說有沒有設埋伏的腦子,就算他們埋伏了,老子一個衝鋒就能全殲了他們!”
看著李敢的樣子,馬括彷彿看到了李廣的影子。
還說什麼“李廣難封”,這壓根就是根植於他們家族骨子裡,天生的缺陷。
從秦朝的李信開始,到李廣,再到李敢,直至李陵,一長串的名字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打仗不用腦子!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當然,並不是說他們沒腦子,而是有腦子不用,信奉武力至上。事實上他們都非常聰明。
隨著時代的發展,李氏家族越來越與時代格格不入,終於在李陵之後,李家再無名將。
其實連李陵都不算名將,只是他的後代們連比肩李陵的人都沒有了。
不得不說是一個大家族的悲哀。
想到這裡,馬括深深理解到了教育後代的重要性。
有朝一日,自己有了子孫後代,一定要教育他們怎樣去認識這個世界,怎樣不斷地完善自己。用現在的話說,就叫樹立正確的三觀。
如果有可能,還要把羅傑夫,王浩,趙充國,李風……等等等等,身邊所有人的子孫後代一起教育。
至於學什麼?儒家思想就是最好的思想。
看來從匈奴回來之後,得把拜訪董仲舒的事情提上日程了。
……
眾人又走了一陣,前軍漸漸地慢了下來,前方有軍士過來彙報:“稟軍侯,已經到達指定地點,請軍侯示下。”
李敢道:“照軍報所說,此處常有土匪出沒,卻不知具體地點,咱們要先確定土匪的據點。
傳令,全軍原地休息!”
聽到李敢下了軍令,馬括直接翻了個大白眼。合著李軍侯到現在才打算分析土匪的窩點位置嗎?
還真被馬括給猜對了!
李敢道:“你們說說,土匪的窩點可能會在哪裡?”
喜歡縱橫西漢請大家收藏:()縱橫西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