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兩對兒有情人許久不見,一見面更加地愛惜彼此。馬羅二人在去軍營途中,專門折道到黃鐵匠家中看望黃家姐妹。

張神仙住的村子,在定襄城的西南面,軍營在定襄城偏北面。

要說順道,也順道,都是從南向北走。要說不順道吧,直接從城外就能直接到軍營,可以不路過定襄城。

就是這麼尷尬的路線,使得趙充國和王浩也不得不跟著他們到定襄城內轉悠一圈。

也順便看看自己的兩位“小嫂子”。

趙充國和黃家姐妹見過面,對姐妹倆印象還不錯,都是典型的賢良淑德,能吃苦耐勞的漢家女子。只是年紀小了些,跟班娘比起來,難免顯得毛毛躁躁。

王浩則是巴不得來看看黃家姐妹長什麼模樣,這二位可是他以後的“少奶奶”!殷勤獻得特別勤快。

對於黃鐵匠,馬括覺得沒有再試探的必要了,如今他和匈奴人勾結已經徹底坐實,就看他和諸侯王們的謀反勢力有沒有勾結了。如果有勾結,提早幫他斬斷了可能是最好的措施。

想要謀反的人,指望勸,是很難勸服的。

別看趙王劉彭祖在歷史上沒留下的什麼大名,但是他的那份當機立斷的決斷能力是人所少有的。所以,能勸得住趙王不造反,不一定能勸住別人不造反。

要說起來,西漢朝造反的那幾個王爺們,能力比劉彭祖強的還真就沒幾個。

說起來要去匈奴地盤執行任務,黃百蕙先是擔心羅傑夫和馬括的安全。不過男子漢大丈夫,要去建功立業,哪有不冒險的。

可是轉念一想,又覺得不對勁,黃百蕙開口問道:“你們走那麼久?我們怎麼辦?”

黃九蘭臉上一紅,扯了扯妹妹,道:“百蕙……”

黃百蕙的言下之意,是說你們一走又是幾個月,婚事又要耽擱了。姐妹兩個雖然還是小姑娘家家,心裡卻等著著急。

在黃家姐妹心裡,哪怕讓她們跟著馬羅二人去上刀山下火海都行,就是不願意在這裡苦苦地等待。更何況還不是在自己的家裡等待。

馬括聽出了言中之意,對著黃鐵匠說道:“上次來得倉促,沒委託媒人,禮數不周到,還請世叔多包涵。”

黃鐵匠恢復了正常的神情,微笑著聽著馬括說話。

馬括繼續道:“這次我們有了媒人,乃是定襄城都尉賀常。賀都尉是我們結拜大哥,身份地位都足夠,有我大哥做媒,不知世叔是否滿意?”

黃鐵匠面色複雜地道:“小郎用心了。我們也不是要刁難你們,只是應有的禮數不能少。都尉大人位高權重,肯擔當媒人,也是我黃家的榮耀啊。”

按說有堂堂都尉當媒人,黃鐵匠應該很高興才對,只是黃鐵匠最不願意跟官府的人打交道,就是害怕言多有失,露了自己的馬腳。

不過既然已經事已至此,黃鐵匠沒有再矯情,看來需要打件趁手的兵刃送給賀都尉了。

馬括繼續說道:“聽我大哥說,婚儀六禮,前五禮都是雙方大人和媒人之間協商,我和小羅並不需要出面,以前我們不知道規矩,上次我們就唐突的鬧了個笑話。”

“哈哈……”馬括自嘲了一句,大家都哈哈一笑,氣氛又變得輕鬆了起來。

馬括又道:“既然如此,我二人在匈奴的時候,就讓賀都尉代為行婚儀,等我二人回來之後,咱們就擇日迎親如何?”

黃百蕙聽了高興的跳了起來,就要拍手稱好,卻被黃九蘭一下拉住了手,示意稍安勿躁。百蕙無奈,只好噘著嘴又坐了下來。

黃鐵匠略一思忖,道:“如此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