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 江充的憋屈(第1/2頁)
章節報錯
話說江充在馬通的幫助下,一路逃往了長安城。
馬通當然沒有直接幫助他,而是派人一路暗中扶持,甚至還假裝請江充幫忙,然後送了一匹馬作為答謝。
就這樣,江充日夜兼程,沒幾天就到了長安。
……
長安既指西漢首都長安城,又指一大片行政區域。用通俗的話說,就是指狹義的長安或者廣義的長安。
就如後世的帝都,四環以內是北京,通州密雲也是北京。
有人要說自己在北京買了一套房子,可千萬問問在北京什麼地方。
門頭溝山旮旯裡的房子跟長安街上的房子完全是兩回事。
就現在,門頭溝的老百姓要去天安門逛一逛,村裡人問他:“你上哪去?”
“上北京!”
這就指的是四環之內的北京。
要有外地人問他:“您家是哪兒的?”
“北京!”
說得還是北京。
……
江充到達的地方正是長安三輔之一的左馮翊zuo,ping,yi),櫟陽縣。
長安三輔,可以理解為把大長安地區分為了三個區,分別是京兆尹,左馮翊,右扶風。左馮翊和右扶風在這個時候,還叫作左內史和右內史,咱為了說著方便,提前給他們改了名字。
再說了,左馮翊和右扶風叫著也比左右內史聽起來高大上不是?
京兆尹可以理解為長安地區的核心區域,也就是相當於北京四九城,左馮翊位於京兆尹東側,右扶風位於京兆尹西側。
再通俗點說,也可以把京兆尹,左馮翊,右扶風說成是三個郡,共同組成了長安地區。
這三個地方是地名,也是官名。京兆尹雖然和郡類似,但是行政長官不叫太守,還是叫京兆尹,其地位相比普通太守還要高上一些,類比朝中九卿。
同樣,左馮翊的長官就叫左馮翊,而左馮翊下轄的櫟陽縣,長官就叫櫟陽縣令了。
……
左馮翊在京兆尹東面,邯鄲城也在長安東面,江充打東面來,正好到了櫟陽歇腳。
進了長安城可就要去找貴人了,梳洗打扮一番,換一身乾淨得體的衣服非常重要。
櫟陽在現在名聲不顯,是因為她周邊的幾個城市名聲太大。西有咸陽長安,東有洛陽,都是舉世聞名的大都市。
而櫟陽,其實在歷史上扮演過非常重要的角色。
這座城,乃是秦國蛻變的標誌,是秦國振興的起點。
秦國從蠻夷起家,正是遷都櫟陽之後,才加快了文明的程序,走上了發展的快車道。遷都咸陽是後來的事了。
不過咸陽距離櫟陽也沒多遠,距離長安也不過百八十里路,快馬一日可到。
……
“客官要點什麼?”
江充來到了一家飯店門口,這是一家路邊的飯店,專供來往客商歇腳吃飯,還有免費的茶水可以喝。
“一碗肉湯,一個餅。”江充吃了一路的乾糧,現在只想熱乎乎地喝一碗肉湯。
點好了飯食,江充就在店內找了個空座位坐了下來,等待著夥計上飯的時候,思索著進去長安城內的計劃。
這一行,他已經想了一路,各種計劃在心中早已反覆琢磨了無數遍。現在到了長安,心情反而緊張了起來,一遍又一遍地琢磨著自己下一步的計劃,看看還有沒有什麼疏漏的地方。
飯店裡又進來了一夥人,勾肩搭背地十來個,進門就大喊著:“店家,拿酒拿肉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