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 謠言出爐(第1/2頁)
章節報錯
話說馬括苦思冥想,終於是想出了一點端倪。
既然造謠詆譭淖子的目的是讓淖子當不上太子,那麼該怎麼造謠,就要從源頭上去找思路。
立太子的事,當然是劉彭祖說了算,最好的突破口應當是趙王本人。不過可惜,趙王劉彭祖非常喜歡淖子母子,想讓趙王主動改口,幾乎不可能。
除了趙王劉彭祖之外,最有話語權的就是當今的皇帝漢武帝劉徹了。當然,現在還不叫漢武帝,武帝的廟號是劉徹死了以後才封的。
一般來說,皇帝是不會去管諸侯王封太子的事的,只要諸侯王擬好了太子人選,報到中央政府走個流程,基本都會批下來。只有極少數情況才會遭到中央政府的批駁。
比如:皇帝不喜歡諸侯王擬的太子人選。
劉徹是一個有野心、有作為的皇帝,每一個有野心、有作為的皇帝每天都要處理數不清的事物,面對數不清的人。通常來說,是沒有精力去管一些亂七八糟的閒事的。
對劉徹來說,他自己有幾個孩子都不一定能數得清楚,更不要說趙王劉彭祖三個兒子的狗屁事了。
照這麼看來,想讓劉徹否定劉淖子,而立劉昌的話,也是行不通的。
行不通只是理論上的,造謠的目的就是要讓這條路走得通。
既然劉徹沒心思管劉淖子,那這個造出來的謠言,就要讓劉徹變得有心思去管劉淖子,也就是這個謠言要足以使得劉徹延誤劉淖子。
所以,這個謠言就要造到劉徹的心坎裡去。
想到這裡,馬括的臉上終於是露出了滿意的笑容,因為答案已經呼之欲出了。
劉徹對諸侯王最討厭的點在哪裡?當然是討厭諸侯王有野心!
劉徹最喜歡的是,諸侯王平日裡什麼都不敢,就勸課農桑地抓生產,每年多多地進貢到中央。
該服的兵役服起來,該服的徭役服起來,多多種糧食,多多養馬,好好地支援自己北伐匈奴。
要是向前吳王劉濞或者前梁王劉武那樣,有野心有能力,想要幹一番事業的諸侯王,都是皇帝心裡的一根刺,不論這個諸侯王到底是忠是奸!
儘管已經屏退了下人,馬括還是讓眾人附耳過來,小聲說道:“想要劉昌當太子,你們就得聽我安排。江充到了長安之後,劉丹的事情一旦被抖落了出來,必然會成為長安城的熱門話題,這時候你們再將謠言散步出來,才會達到效果。說早了或者說完了,都不行。”
馬通道:“行,那謠言該怎麼說?”
馬括道:“你們就說……”
眾人聽完之後,一臉都是一臉懵逼的模樣,均心想:謠言還能這麼說嗎?你說的是謠言嗎?
馬括鄭重其事地說道:“機會只此一次,如何把握,就看你們了。時候不早了,告辭!”
趙王妃和馬通還沉浸在懵逼的狀態之中,沒想通馬括設計的謠言的邏輯。不過從馬括以往的表現來看,應該是沒有錯的。
這個時候,應該相信自己還是相信馬括?一個難題擺在了趙王妃面前。
信馬括,實在是因為馬括的話讓她摸不著邊際,想不通其中的道理。然而馬括設計的謠言貌似對自己也沒什麼壞處,充其量也是失敗了之後讓劉昌失去了當太子的機會而已。
可是如果信自己的話,自己實在是沒有什麼辦法能保劉昌當上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