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呀”

祠堂門從裡面開啟,馬大舌揹著一把劍從裡面出來,面色陰沉。此時,他改名叫“馬括”了,大舌為括。

馬家祖訓雲:“得吾名者得傳承,興盛我族。”

趙括當年兵敗身隕之前,命隨軍親兵帶著他隨軍的一個兒子突圍,並在上黨郡紮根,將趙括隨身的佩劍祭在祠堂內,並留下訓言:得吾名者得傳承,興盛我族。

趙括留在上黨的後人順從了邯鄲宗族的決定,改姓了馬,歷代家主也知道祖訓的名字指的是“括”,他們自然不會故意去給孩子取一個叫“括”的名字。

到了馬父這一代,給孩子起名字陰差陽錯地起了個“大舌”,直到在祠堂下跪的那一刻,馬父才突然驚覺“大舌”二字合到一起就是一個“括”字!

雖然他不知道這樣的名字算不算是應了祖訓,可如果不將傳承傳給馬大舌,也就是現在的馬括的話,馬家的傳承就要斷了。

馬父想要在祠堂裡再待一夜,再陪一陪列祖列宗。馬大舌終究沒有說服父親。

或者說,是馬父說服了馬大舌。儘管生在兩千年前,馬父所展現出來的智慧還是遠遠地超過了馬大舌預料,馬父的教誨還需要馬大舌花很長時間去消化。

其實並不是說馬父的智慧超越了張神仙,或許連東方朔都不如,只是馬父猶如臨終遺言般的傾囊相授,資訊量太大,他也沒有時間再去循循善誘地教導兒子。

不過兒子所展現出來的智慧,同樣讓自己驚訝不已。

“或許我兒真的是振興我族的人,大舌應該便是祖訓中的那個人吧。”馬父坐在祠堂裡喃喃自語,臉上說不出的落寞,還有一絲絲的欣慰。

……

“大將軍來了!”

下人慌慌張張地跑了進來,後面跟著馮遂。

馬父先在村口迎接,見了馮遂,詢問著情況,馮遂擺了擺手,道:“我也不知道是大將軍親自要來,你們趕快準備好迎接。”

不一會,幾名騎士騎著馬朝著村口奔來,為首一人正是衛青,衛青此次只帶著幾個隨從,輕車簡從地趕來,沒有任何的儀仗。

在衛青的心裡,他今天既不是長平侯,也不是大將軍,而是一個地主來檢視自己的田地而已,用不著勞師動眾地找一大堆人跟著。帶著的幾個人也是主簿和信差,多餘的人一個都沒帶。

到了村口,衛青一眾人翻身下馬,動作很是瀟灑。下馬之後,朝著馮遂一招手,道:“進屋說。”

衛青腳下不停,把韁繩朝旁邊一遞,早有馬父安排的下人過來接過韁繩,領著去刷馬喂料。

馮遂在前面小跑著引路,衛青領人跟在後面,馬家的人拖在了最後。見到如此情景,馬父心裡惴惴不安,不知道什麼情況。衛青從進村開始,也沒看自己一眼,更別說搭句話了。

馬父心想:自己怎麼也算是附近的大戶,衛青來視察封地,見面也該跟自己打個招呼吧。正當自己想要湊上去問安的時候,衛青就像沒看到自己一樣,徑直朝前走了去,就連吩咐帶路都是吩咐的馮遂,思考不理睬自己這個“地主”。

馬大舌沒想到那麼多,心裡暗暗讚了一句:大將軍真是好一派雷厲的作風!

馬大舌對這個時代的禮數還不太熟悉,沒能察覺出其中的異樣。在馬大舌的眼中,衛青位高權重,憑自己家的實力,能遠遠地看一眼就不錯了,要是能跟衛青說句話,握握手,足夠家裡吹噓好多年了。

至於衛青沒搭理自己?簡直太正常了!君不見後世多少科級幹部眼睛都長在了腦袋頂上,更遑論這位帝國權力核心人物。人家搭理自己才是怪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