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去而復返
章節報錯
話說送別了遷徙的族人,馮遂和馬氏,羅氏兩家人坐下來談起了以後的事情。畢竟遭逢如此大變,未來怎麼走,他們幾家人需要通個氣,日後也好相互照扶。
那時候通訊不便,並沒有手機,不能和後世一樣遇到事情隨時打電話。
真要遇到危急的事情,只能依據自己對局勢的判斷,選擇一條自己認為對對方有利的選擇。如此一來,事先通個氣,知道各家的意圖,行事起來就可以避免烏龍事件的發生。畢竟幫倒忙還不如不幫忙,瞎幹還不如什麼都不幹。
大事方向商量妥當之後,馬銳對馮遂道:“我族人盡皆遷走,如今空出許多房屋田地,不知我縣是否有流民願意過來居住耕田?我馬家免費贈送,不過卻需要縣令代為甄別人選。”
馮遂摸著下巴思考了片刻,道:“流民倒是有,也有貧農應該願意來,只是……”
“有什麼不妥嗎?”馬銳只道自己是為縣裡做好事,不知道這裡面還會有什麼關節。他們畢竟只是將門世家,不是文官世家。即便是將門世家,也百餘年沒上過戰場了。
“確有不妥。不如你將你麾下的響馬招回來吧。”馮遂考慮得還是衛青的意思,馬家的事衛青可沒說到此為止了,既然衛青盯上了響馬勢力,那麼就交個痛快吧。
馬銳沉思了片刻,道:“看來就這樣辦吧。”馬銳雖然沒多少官場經驗,官場哲學卻是一點就透,俗話說官場如戰場,甚至比戰場還要險惡,意思就是說道理都是相通的。
自己既然已經在衛青面前認了慫,那就要把姿態作足。遮遮掩掩,首鼠兩端的人最是遭人嫉恨。現在的衛青就是先禮後兵,萬一惹惱了這個大佬,被施以雷霆手段打擊,那自己就只能拖家帶口去太行深山裡當個真響馬了。
大事已定,馮遂先行告辭。天色不早,再晚天就黑了。身為長平縣令,馮遂倒不必擔心盜匪,可天黑路不好走,上天也不會因為他是縣令就多賜一束光下來。
客走主安,馮遂一走,大家緊繃的精神終於放鬆了下來。
“老哥哥,就這麼就完了?”先開口的是羅父。羅父比馬銳要小,從小就跟著馬銳混,跟馬銳的親弟弟差不多。
“唉,還能怎麼辦呀。形勢比人強,不得不低頭啊。”馬銳多少還是有些落寞。
馬括看到氣氛有些消沉,道:“時代總在發展,如果我們一直抱殘守缺,那麼最終都要淹沒在歷史的潮流裡。如今三皇五帝的後代在哪裡?夏商皇族又如何?晉國時先祖趙氏不正是順應了時代的潮流才成就了我趙家數百年的輝煌?秦國不正是靠著銳意進取,最終憑藉蠻夷之地橫掃天下!”
馬銳點了點頭,道:“唉,我兒說得有道理啊。”看馬銳的表情,嘴上說的有道理,心裡分明還是不同意。
馬括繼續道:“如今天下太平,今上銳意進取,如今正是我等博功名的好時機。從衛青今日的表現來看,我等在這裡嘯聚山林,朝廷是知道的,只是如今漢匈大戰,我大漢剛剛勝了幾場,需要趁熱打鐵一舉消滅匈奴威脅,暫時無暇顧及我們。倘若衛青率三十萬大軍,北征匈奴之後,揮師南下來我上黨,不知父親和世叔有幾分勝算?”
馬括話音剛落,馬銳和羅父悄悄地抬手,用袖子擦拭了一下額頭,不知不覺冷汗都快流到鼻子上了。
開什麼玩笑,還幾分勝算,零分都說多了。
當年長平大戰,先祖率四十萬大軍和白起對峙,仗著趙國舉國之力在後方不停地輸血,才能勉強支撐。如今整個上黨郡都抽不出四十萬壯丁,那還不是被衛青一鼓而下,滅得渣都不剩了麼。
“好了,以後此事休要再提。我兒說得沒錯,如今我族便兩條腿走路,一條是隴西族人博軍功,一條是我兒和傑夫在朝堂裡掙功名,為父既然奉命留守上黨,就居中排程吧。”
經過這麼多天的思考,未來的各種可能性已經被馬銳推演了無數遍,最終發現還是馬括所說的最靠譜。
那肯定得靠譜啊,馬括說的可是歷史發展的主線。雖然馬括歷史知識差,那也只是差在具體歷史事件的記憶上,對於歷史發展的趨勢和對歷史事件分析的能力可是一點都不差。上學時,馬括歷史成績雖然一直不高,但是論述題分數一直都是接近滿分!
羅父剛從礦山回來,掌握的資訊少,分析的也少,一時沒有明白其中的關節,道:“你要怎樣我便跟你怎樣吧。”轉頭對羅傑夫道:“我羅家人丁不旺,分不開那麼些腿,只能靠我兒自己努力了,為父勞苦這麼些年,除了攢下些銀錢,別的也無力助你,我兒不可懈怠。”
羅傑夫聞言,知道這是父親在給自己交底了,道:“父親放心,孩兒必定不負父親所望。”
“此次刺探趙王,不是小事。這個趙王陰險狡詐,你們多小心。”說完了家世,馬銳說起了馬括和羅傑夫的任務來,“這是我馬家符牌,可以調動我族所有力量,見此符牌如見家主。”
說罷掏出一塊玉牌,一卷皮紙遞給了馬括。
馬括接過一看,玉石入手溫潤,晶瑩剔透,不知被幾代人把玩過多少年,玉牌雖輕,拿在手上卻有萬斤份量。
取開皮紙一看,圖上寫著邯鄲兩字,想來畫的是邯鄲地圖,上面同樣有許多紅點,想必就是馬家在邯鄲的據點。
見馬括收下物品,馬銳道:“近百年來,趙國的趙王換了不知凡幾,幾乎無一善終的。我邯鄲主脈和趙王相交甚淺,疲於自保,想來也無法給你提供助力。”
“嗯,孩兒曉得了。”馬括點了點頭,畢竟上黨馬家和邯鄲馬家已經隔了一百多年沒有來往,沒有成了仇家就不錯了。父親如此提點一句,恐怕別有用意,看來去邯鄲還是和邯鄲馬家少打交道為妙。
大事說定之後,幾人便東拉西扯地說起了閒話,不過更多的還是馬銳和羅父對兒子的教誨。
不知不覺,天色已黑,馬父著人來叫他們去吃飯。
幾人剛起身,便聽到屋外一陣嘈雜的馬蹄聲響起。馬銳聽到後,心裡一沉,趕忙推門出去檢視,只見王浩為首,領著一隊騎兵朝著這邊奔了過來,後面一匹馬上還馱著一個人,被綁了個結結實實。
待走近了一看,馱的那人竟然是馮遂!
喜歡縱橫西漢請大家收藏:()縱橫西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