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且鞮侯(第2/2頁)
章節報錯
所以,匈奴政權中很少出現後宮干政,母強子弱的政治格局。
除了攣鞮氏之外,匈奴還有另外幾大勢力,和攣鞮氏分庭抗禮,是匈奴勢力的不可或缺的部分。
由此可見,匈奴的政權更像是幾個部族組成的聯合政府,由攣鞮氏主政,另外幾個大部族勢力輔政。
外圍許多小勢力選擇距離自己近的一個大勢力去依附。
當然,也有大勢力沒落的,淪為了小部落,甚至直接消失在了歷史長河中,也有小部落一步步地成長,成為了可以割據一方的大勢力。
侯千替道:“馬公子想必知道,我在匈奴中有些勢力,如今手邊正是缺人之際,不知馬公子是否願意屈就呀?或者馬公子覺得我的廟不夠大,也可把你推薦到我父王那裡。”
馬括聞言,只當侯千替只是個普通的匈奴貴族。
如果讓一個匈奴人聽到這一番話,恐怕早就倒頭就拜了,哪裡還會有半分猶豫。
馬括不是匈奴人,馬括心裡面想的是:在你們漠北吃沙子,就算讓我當大單于都不幹。
“多謝好意,馬某無此意。”馬括直接拒絕。
“不妨不妨,我匈奴苦寒之地,馬公子錦衣玉食慣了,自然瞧不上眼。不過如果哪天馬公子受到迫害了,可以來我匈奴避難,我匈奴的大門始終對你開啟。”侯千替彷彿對馬括的反應早有預料,應對之詞說得甚是讓人舒心。
馬括道:“那便多謝好意了。”
有漢一朝,漢人投降匈奴的不在少數,有一些是因為戰敗被俘,還有一些便是被政敵打壓,無路可走了投靠了匈奴。
此處便不得不稱讚一番匈奴人的胸襟。匈奴可以稱霸北方草原,統治疆域西至西域,東至遼東,胸襟之大舉世無雙。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只要有投靠匈奴的人,匈奴是來者不拒,並且還給於高官,以貴族之女嫁之。
姑且不說漢人,如趙信那般先投靠了漢人,又投靠了匈奴的人,回去之後直接被伊稚斜封了個王,就是因為趙信對匈奴有用。
如果不是匈奴之地太過艱苦,恐怕漢人們早都排著隊去投靠了。
畢竟那時候國家的界限不是很明瞭,人民用腳投票並不是一件羞恥的事情。再者說,據司馬遷考證,匈奴人和華夏人同根同源,從血緣上來說壓根就是兄弟。
馬括不同,來自後世的他,知道華夏大地上經歷了多少苦難。趙括的“紙上談兵”還能據理力爭說道說道,運氣好了還能洗白,可是“漢奸”之名卻會成為家族永久的恥辱。
近如中國歷史第一大漢奸“中行說”,便是出自西漢朝,遠處的秦檜更是大名鼎鼎,被永久地釘在了恥辱柱上。
侯千替繼承了匈奴人的大度,對馬括的拒絕完全不以為意。對於侯千替來說,即便不能將馬括收歸麾下,至少結下友誼對自己日後也會是很大的助力。
且不說馬括的能力,但憑大祭司對馬括和羅傑夫的看重,就足夠自己下功夫去交好馬羅二人了。
酒過三巡,幾人說話越來越放得開。
侯千替道:“馬公子智鬥縣令,讓我著實佩服。看馬公子形貌,又似身手不凡,允文允武,實是難得的人才啊。”
馬括智鬥縣令的事情肯定傳播的沒這麼快,只是侯千替剛好躲在人群裡看到了而已。
“過獎!”馬括擔心侯千替又要說招攬的話,隨意應付了一句。
侯千替剛才的一番話不過是個引子,只見侯千替搓了搓手,道:“不如咱們比試比試如何?”
喜歡縱橫西漢請大家收藏:()縱橫西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