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王,這馬括是我們要的人。”

如果馬括有千里眼,能看到趙王府內,他一定會驚訝得下巴都掉在了地上。

“黑衣人”居然是趙王劉彭祖的座上賓,甚至還可以直接對趙王發號施令。

“既然上使想要人,我把他們帶回來吧。”趙王強壓著怒火,表面恭敬地說著。

“不必了,關幾天就放了吧。我還沒跟他們耍夠呢。”黑衣人面帶冷笑,說罷轉身就走了。

等黑衣人走後,趙王一把拍在了扶手上,恨恨地不說話。他不敢說話,因為不知道哪裡還有眼線,甚至拍扶手這一下都有些後悔。

“把他們都放了吧。”

看著等在堂下的馬艾,劉彭祖擺了擺手,他想靜靜了。

……

馬羅二人是和路溫舒一起被釋放的,當天就釋放了。

馬艾拿到了趙王的“特赦令”,馬不停蹄地趕到了長興賭坊。

看守路溫舒,是趙王派給他的任務之一。如今好不容易逮住個機會把這人給放了,馬艾心裡早就樂開了花,以後終於不用再來這個破賭坊了。

還是劉丹的賭坊玩著舒服,再怎麼輸也不會輸得太慘。

……

到了柴房,眼前的景象讓馬艾大跌眼鏡。

這三人一點當囚犯的覺悟都沒有,在裡面大魚大肉地把酒言歡。馬艾甚至再遲來一會,他們三個人就要拜把子成兄弟了。

“路兄編蒲抄書讓我很是佩服,跟路兄一比,我他孃的就是在浪費生命!”馬括禿嚕著舌頭,摟著路溫舒的肩膀,豎著大拇指稱讚不已。

原來路溫舒自己說小時候家裡窮,讀不起書,便去給富貴人家放羊。可是他又真的愛讀書,時時刻刻地都想著讀書。東家家裡有不少書,人也很大度,路溫舒隔三差五地就去跟東家借書,東家也願意借書給他看。

借來的書終究看著不方便,路溫舒便將路邊的蒲草收集起來,編到了一起,用來抄書。

“哪裡哪裡,馬兄允文允武,周遊天下,讓我羨慕不已啊!”路溫舒的舌頭也禿嚕了起來,和馬括兩人互相攙扶著。

原來馬括自稱也是窮苦人家的孩子,上過戰場讀過書,前段時間被上黨的一家富戶資助遊學,這才來到了邯鄲。

那時候窮苦人家的孩子出人頭地還有一條出路,就是找人贊助。這條路成功的機率很小,但是也出過很多名人。

最最著名的便是呂不韋投資嬴政,投資收益堪稱空前絕後!

在呂不韋投資嬴政成功之後,無數富戶貴族們都在找這樣的機會,也算是無意間為平民階級躍升提供了一條渠道。

在西漢朝,號稱三計定天下的鬼才陳平也是走得這樣的路線。

路溫舒自己勤奮不假,小小年紀當上了縣丞,更是堪稱年輕有為,但是比起有大戶人家直接資助的馬括,他的起點還是低了一些。

馬括瞎編了謊話騙路溫舒,也不知是福是禍。

一開始馬括還以為路溫舒不過是個路人,歷史的小小過客,在聽了“編蒲抄書”的故事之後,才知道這也是一位在青史上留下了名姓的人物。

由此,馬括不禁感慨道:這個時代真是太偉大了,多少牛人在這個群星閃耀的時代,只能默默地當著路人,史書上連個全名都流傳不下來。

“小馬兄弟,小羅兄弟,經過我一番求情,趙王答應放你們了。”馬艾急著先透了個信。

馬括心知馬艾純屬吹牛,卻也不好拆穿,他的面子還不足以能說得動趙王。即便不是馬艾求情有功,至少來報信也是一份恩情。

“多謝馬大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