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蠢人(第2/2頁)
章節報錯
吳三郎皺著眉,朝他拱拱手,“這事兒本來就是子昀不對……我先去找她!”
吳子胭想去河灣村,想想吳貴芝都是偏著胭脂和吳大郎,怕是到了那裡又要被說教一頓。吳大郎之前也說讓她去河灣村,跟馬菊香學學規矩做人。看了眼清湖,她直淡家溝。外婆是向著他們的!肯定也是向著她的!
萬淼悄悄把她的臉色看了個仔細,回去稟報給羅媽媽,“我去村裡玩兒會!”
不用打聽,羅媽媽也能猜到是啥事兒,不過還是擺手讓他去了。
巨石村,郭家。
萬廣領著濟世堂的老牌大夫過來給郭樹根看診。
村裡的人看著還是馬車拉過來的,又都覺得吳大郎心裡還是有親爹孃的。
而郭樹根的病情也如大郎說的,“…看著嚴重,卻不兇險,只要吃了藥,好好調理,就沒事兒了。”
不過大夫心裡倒是好奇,萬廣讓他帶的藥材正好都用到。
,抿著嘴,笑道,“這是縣裡醫術很高明的大夫,一手銀針使的好,開的藥方也都是好方子,藥到病除。只要你們謹遵大夫的叮囑,一定會瞧好的!”
大夫給郭樹根紮了針,把藥配好,直接配了十天的。
萬廣又領著大夫上了馬車,看了眼大門口外圍著的人,回頭跟送出來郭大郎幾個人道,“大夫是少爺讓請的。但昨兒個馮少爺吩咐了,讓請最好的,診費和藥錢總共七兩八錢,馮少爺替你們出了!還恭祝郭老爺早日康複!”
拱拱手,坐上馬車,趕車出了村。
村裡的人看著郭家一陣羨慕,要是他們得了那麼重的病,就只能的大夫,花七八兩銀子買藥!?郭樹根家真是走大運!一個送人的兒子,有了大出息!兒子打小送出去,人家給他們養大了,現在成了舉人老爺,發了家,還是跟親爹孃好!要是他們的兒子也這樣,那就走大運了!
郭二郎看著村裡的人議論紛紛,張張嘴,又把想說的話嚥了下去。現在還不能說。
馬氏卻直接跟交好的小媳婦兒說了,“那吳家的人罵著我們是要佔三房的便宜!攔著不讓三弟他們回來!三弟是他們吳家養大的,他人正派,又是讀書人,吳家死死咬著,三弟也不會硬著來。誰也不是為了要佔他們的便宜啊!說到佔便宜,他們聶家才真是佔盡了便宜,還經常不斷的要東西找事兒。我公公現在病的那麼厲害,就想著家裡的人都齊齊全全的。這要是他們認祖歸宗回來,那作坊搬到村裡來,也能村裡的人跟著幹活兒掙點錢了!他們吳家村的人幹是幹,咱自己人幹還不是照樣!?”
“聽說那吳家村的人,一年都掙幾十兩銀子!每年過年的時候,還有分紅!家家戶戶都有!三弟和三弟妹宅心仁厚,自己掙的銀子,白白的拿出來發給村裡!這要是咱們去幹活兒,那不是咱們村的人掙了?沒白的讓別人掙了!”
這樣的話,很快就在吳家村傳來了。他們紛紛都想著吳大郎和胭脂回村的種種好處,然後說話就帶出來,讓吳大郎回村裡的意願,對吳家話裡話外都沒有善意。
馬氏抿嘴笑了,反正說的又不是吳大郎他們,說的是吳家。
到時候所有人都在說,吳家也不敢跳出來大鬧。吳大郎和胭脂那邊,多勸勸,再找別的人去勸勸,就不信他們不回來!
清園這邊,等著大夫從巨石村忙完過來,已經快下晌了。
吃了晌午飯,章大夫就跟吳大郎詢問醫術,那些讓他帶來的藥材,有一兩樣沒用上的,其餘也都用上了。
吳大郎笑道,“我也是病了十多年,算是久病成醫。我這還有很多疑惑的,想請章大夫解惑呢!”
章大夫頓時來了興趣,兩人說起醫術來。
胭脂實在困,他們說的也有些聽不懂,就回屋睡了。
等晚飯的時候,吳大郎和章大夫就一副相交好友一樣。
天上下起了雪,章大夫幹脆不走,住下幾天。反正坐堂的大夫好幾個,不差他一個,他又是被馮大少爺請來的,晚兩天回去也沒人敢說啥。這麼好的機會,來了清園,還不趁機品嘗一下舉人娘子的精湛廚藝!?意外之喜又遇到聶舉人竟然懂得醫術,很多見解和他不謀而合,又有不少能解開他疑惑很久的問題。
兩人相見甚歡,很是投緣。
馮龐仁看著倆人說的一堆完全聽不懂的啥醫學醫道,《黃帝內經》和《神農本草經》他就聽不懂了,還有啥《金匱要略》…。完全不懂。
胭脂看吳大郎對醫術那麼感興趣,把幾本醫書都找了出來。章大夫也沒有藏私,吳大郎問的問題都告訴了他,就下廚做了幾個菜,請章大夫吃。
章大夫吃的心滿意足,又覺得吳大郎用自己親身病情經歷對醫術的理解和領悟都快到了一定高度,很是喜歡,兩人差著幾十歲,卻如忘年之交一般。
崔氏把棉靴做好,拿過來送給胭脂,“我這天天在家就是針線活兒,也給你做雙棉靴穿,繡活兒不如羅平家的,你湊合穿穿!”
胭脂看那棉靴是用厚實緞子繡的花兒,看著挺精美,笑著道謝。
“我沒你的鞋樣子,看著做的,試試看能不能穿?”崔氏見她笑著收了,臉上笑意濃濃。胭脂試了下,又一點點大,但鞋後跟做的兜,穿著不掉,“穿雙厚襪子,正好能穿!”
“那就好!能穿我就放心了!”崔氏笑著鬆口氣,她之前還怕做小了,給個小鞋穿,那就不討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