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大郎笑著起身。

陶二郎聽了更覺得是龐家幫助打點,吳大郎才考中的。

胭脂兩眼亮晶晶的,小臉洋溢著笑,吩咐萬媽媽燒水泡茶,讓羅平家的準備點心,又讓羅媽媽去開箱籠,拿些碎銀子出來。

越來越多的人湧向清園來。

幾個官差中,有四個是上次報喜的,一來就道了賀,不光吳大郎,馮仁也是恭喜恭喜。馮仁哈哈大笑,“還是你們幾個麻溜!回頭爺有賞!”

幾人忙笑著謝了賞。

村裡的人都歡聲笑語的恭賀著,只家裡有官差在,沒好擠到屋裡來。

好茶好點心端上來,吳大郎和馮仁陪著幾個官差坐了。

陶二郎看著心裡無比的壓抑又難受,再看胭脂,已經高興的去準備飯菜了,他心裡更加憋悶難受。

幾個報信兒的衙差卻沒有留下吃飯,領了賞銀,就告辭走了。這次不同上次,他們還得回去複命。

送走了報喜的衙差,村人都難耐興奮的湧在清園,道賀恭喜說話兒。

“還真考中了!”曾氏不以為意的撇著嘴,又嗤了一聲,“還不知道花了多少打點考中的呢!要不然憑啥唸了兩年書就考中舉人功名了!”

村裡的人不管,吳大郎高中了,成了舉人老爺了。他和孫家大院範舉人不一樣,他和胭脂都是仁厚和善的人,寧願作坊裡少賺點,發他們那麼多工錢。村裡因為他們,因為作坊,不少人家都過上了好日子。青黃不接的時候,不再借錢借糧了。

清園裡鬧哄哄的,一直到傍晚才漸漸散了。

裡正很是高興,把吳大郎誇了一邊又一邊,心裡也很是佩服馮老爺的學問。不愧是高中進士的探花郎,學問就是好!能把大郎教的舉人功名都考回來了!

孫志書和孫大奶奶夫妻聯袂而來,進門就笑著恭賀,送上一套筆墨紙硯作為賀禮。

吳大郎笑著還禮,請他坐了喝茶。

範大奶奶笑著跟胭脂說話,伸手拉她的手。

胭脂笑著端了點心讓她吃。

孫大奶奶臉上笑容頓了下,拈了一塊點心,笑呵呵呵道,“這茶水點心像是提前準備好的一樣。”

胭脂詫異的看著她,“當然要提前準備好了。不然等報喜的來了再準備,豈不是來不及了。”孫大奶奶呵呵笑,打趣胭脂,“這當了少奶奶就是不一樣了!這清園井井有條的,你也越來越像管事娘子了!”

胭脂笑著,目光有些淡。

羅媽媽抬眼掃了眼孫大奶奶。

胭脂不知道高縣令威逼利誘要把她送與巡撫大人有孫大奶奶夫妻的事兒,吳大郎卻是清楚的,客氣的應付了孫志書一會,送了客。

孫志書臨走,還遺憾的跟大郎說著,“這麼大喜的事兒,應該擺酒慶賀一番才對!”

“這才剛到舉人,就大肆慶賀,未免有些太過得意忘形。我學問不怎麼好,還要穩下心來好好念書呢!慶賀還是等以後有機會再慶賀吧!”吳大郎笑著道。

孫志書呵呵笑著告辭。

到了家,臉色就沉了下來,“這吳引不簡單!之前只是籠絡人心,慢慢的攀上高枝兒,現在輕輕鬆鬆中了舉。若是讓他爬上去……”怕是沒有他們孫家的好日子了。

吳大郎中舉也並不是輕輕鬆鬆的。前世他也曾頭懸梁錐刺股,狠狠唸了幾年書。考題就在心中,馮老爺押題也很有準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