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趕考(第2/2頁)
章節報錯
“吳大郎考中!我也沒得好處!”田氏喝了一聲,拎著東西走了。
回到村裡,讓劉秀才家找人收土豆,想了想,沒有告訴劉秀才,吳大郎秋闈下場的事兒。劉秀才也準備要下場了,正要趕赴衡州府。
臨行前,他想了下,還是過來找吳大郎。讓他幫忙引薦馮老爺,若是搭上了馮老爺,對他舉業將有大幫助。
吳大郎不在家,只有胭脂在指派著村裡的眾人收土豆。
聽他在縣城,劉秀才忙趕去縣城,說是找吳大郎的,也正好拜訪馮老爺。
吳大郎卻趕回了村裡,家裡這幾天忙,他知道。在縣裡早就坐不住了。
看他回來,胭脂頓時歡喜,“你咋回來了?是不是要去府城了?我給你準備了衣裳銀兩和用的東西。”
“陪我一塊去吧!”吳大郎抱著她,低頭吻她,糾纏著她的小舌,“有你在……我安心…”
胭脂本來也想陪他去的,伸手摟住他的腰。
把家裡的事兒安排好,帶上一批護膚品,吳大郎帶著胭脂出發,趕赴衡州府。
馮仁被扔在了家裡,兩個管他的人都不在了,頓時有些興致高漲。
二子三子在胭脂走前可是接了任務的,要讓馮仁瘦掉多少斤肉,不然馮仁受罰,他們也要連罰。
胭脂在家,倆人還偷著藏了肉給馮仁。胭脂不在家了,倆人成了監督人員,立馬不敢給馮仁藏肉吃了。每天緊盯著馮仁,要做多少訓練,只能多不能少。
比胭脂在家還苦,馮仁忍不住磨牙。妹子在家的時候至少還每天誇他!家裡的下人都被寵壞了!
很快臨近中秋佳節,羅丘和萬廣把幾家的節禮送到。
謝氏想到去年胭脂和吳大郎十五就出去好些天,到了十四晚上才回來,忙到清園問,他們啥時候能回來。滿月酒,要得去的!
“少爺少奶奶有要事出門,十五都趕不回來。不過臨走吩咐了奴婢準備滿月酒的禮,已經準備好了。”羅媽媽挎著兩個笆鬥子出來。
每一個裡面都裝了大米,小米,雞蛋,紅糖。上面蓋著包被,放著一套羅平家的做的小衣裳。謝氏張了張嘴,看著兩個滿當的笆鬥子,說不出來。
陶家的人坐一塊,商量了咋說話,咋接話。滿月酒來的一般都是女客,吳大郎可能不會來,但胭脂是一定會到。只要她來,就一定認下幹親!
胭脂不僅十四沒回,十五也沒回。作坊裡放農忙假,羅丘和萬廣拉回來不少月餅點心給眾人發了,新評出來的小組第一,一人發了一百文錢的紅包獎勵。其餘每人十五文,算鼓勵。村裡的人都問吳大郎和胭脂是去哪了,竟然十五也沒回來。
楊進忙跟村人說,吳大郎去參加秋闈,趕考去了。這事吳大郎之前就跟他說過。
看著村裡不少人滿懷期待的等著吳大郎等高中,裡正卻不敢太過期許。鄉試不同春試,不是那麼容易考過的。大郎制藝不錯,但詩詞卻不是短短時日就能練就的。
想到臨考之前吳大郎跟著馮老爺念書,裡正又忍不住心中騰起希望。那也算是他教出來的學生呢!大郎高中,他臉上也有光啊!
十六都過去了,陶二郎帶著吳子昀母子搬到了吳家村,吳三郎隔壁。
王迎春心裡憋氣又惱火,臉上又不能擺出來。她搬出來住,不光為了不和吳家老宅一塊,成親這麼久肚子沒動靜,那吳四郎容易招鬼上身的,有人說不信,誰知道是不是真的!?要不然她咋一年多了沒有懷孕?
這吳子昀的兒子更厲害,直接生在了七月十四,隔幾個時辰就是七月半鬼節,不是比吳四郎更不好!?可是現在他們卻住到了她家隔壁。
看她又不吃飯,神色難看,吳三郎溫聲勸慰她,“你別擔心了!沒事兒!大哥不是說了,是住在隔壁,又不是住在一個屋裡。再說留住是十四生的,不是十五。他就是八字太輕,沒有旁的事兒!”
子昀兒子起了小名叫留住。希望能留住這個孫子,長大成人。
王迎春眼淚往下掉,“四郎還不是八字太輕,才容易招鬼上身。他又是七月半生的,就住在隔壁。人家晚成親的,兒子都生了,我們到現在連個丫頭都沒有!”
吳三郎忙攬著她哄勸,“神婆也說了,沒有事兒。要是真有事兒,也不會住到咱隔壁來了!我是留住的舅舅,不能幫忙,要是連隔壁也不讓住,那就不好了。你要說擔心,子昀他們生了這樣的兒子,不是更擔心嗎?”
又是這一套勸詞,就不會說出旁的話來。王迎春心裡的惱怒絲毫沒有平息,反而更覺得難忍。吳大郎他們不願意讓吳子昀住到清園去,要給他們蓋個屋子住在外面,蓋哪不行,非得蓋到他們隔壁來,不知道安的啥心!
公公婆婆一心只想著閨女,想著外孫子,就不知道想想孫子。那個七月半生的,又只是個外孫子,是陶家的,跟吳家有啥關系!住在他們隔壁,就不怕影響了孫子!?
吳三郎勸著王迎春,心裡也是有點擔心的。不過住的屋子是大哥大嫂幫著蓋的,子昀又是他妹妹,留住是他親外甥,又不住在一個屋,他總不能說趕他們的話。
王迎春心裡有氣,甩開他,擦著眼淚出了院子。
“迎春……”吳三郎叫他。
沒有理會他,王迎春徑直出來,看了看,到崔氏家來。
崔氏看她眼眶紅紅的,眸光微閃,笑著道,“這又是咋了?三郎又惹你不高興了?小兩口,床頭打架床尾和,有啥說不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