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豪已經快四歲了,胭脂有閑的時候,就教他幾句《三字經》或者一句兩句簡單詩詞。聽見誇他的話,垂著頭,小臉紅紅的。

吃了飯,胭脂拾掇著刷鍋,馬菊香端著盤碗要幫忙。

“你們不是要去砍竹子,不用過來了,我一會就忙完了!”胭紅婉拒。

馬菊香見胭脂幾個要上山,就應一聲,背了個竹筐跟著出來上山。她現在已經養成習慣,見到藥草和花兒就想採摘了。在山上行走,還能碰到野菜和菌子。

找到那片小竹林,挑了三年以上的老竹子砍了,還沒扛下去,就有人上山。

走的近了,才看清是李大郎和李二郎兄弟,來送護膚盒,另新鮮竹子和竹葉。

看到這邊砍竹子的,兄弟倆忙上來幫忙。

吳貴芝就打量兄弟二人,李大郎穩重,李二郎歡脫點,長得都挺端正,聽著說話兒也不像是奸猾的人。她心裡就更滿意了些。

李二郎一聽和胭脂一塊的女娃兒就是吳大郎的表妹,頓時渾身不自在了起來,偷偷看她一眼,臉色忍不住泛紅。

看著平時多話的二弟不吭聲了,李大郎心裡明白,笑了下,一路說著話回到作坊。

吳貴芝又帶著兒女到吳家老宅去,馬長河準備留下說話,見吳貴芝使眼色,哦了一聲,也跟著走了。

胭脂也沒想到,這麼正好就見到了,見李二郎不像平時一樣,有些扭捏,臉也紅了,她愣了下,看向吳大郎。她都還沒有說,難道吳大郎已經提了?

吳大郎看著她笑。

胭脂暗瞪他一眼,招呼李家兄弟喝茶。

李二郎沒待多大會兒就坐不住了,起來說要走。

送走兄弟二人,吳貴芝又返回來,也有些不好意思,“識了字就是不一樣了,看人都精道了不少!你們的眼光,大姑我放心!”李二郎的娘不像惡婆婆,那楊秋草也不是潑辣的,菊香要是能嫁進李家,比別的人家要強很多。

這麼說就是答應了,胭脂把這事兒應下,兩方都有意,這就好說了!

李家人聽是見到了馬菊香,忙問情況。

李二郎臉發燙,李大郎把知道的關於馬家的情況說了。

李嬸子沉吟,“這事兒既然這麼說,那就是有七八分可能成事兒的。”

“你們當時就沒應下?沒給胭脂他們個話兒?”李漢子問倆兒子。

倆人都搖頭,李漢子就嗐了一聲,“你們倆大半小子,快成親了的。連句話都不會說啊!”李二郎有些扭捏,“爹!娘!你們去啊!去啊!”讓他說,他咋好說啊!

李嬸子看著兒子笑起來,“這事兒不著急!氣哄哄的過去,也不準備一下,顯的失禮!”“那明兒個去嗎?”李二郎期待的看著爹孃,他跟馬菊香說了兩句話,扛了竹子回到作坊,也是她端了涼茶遞給他,看著就很是勤快。

“明兒個也不去!後天趕集,後天去!我還得趕緊給你趕一身新衣裳出來。”李嬸子笑道。“哦。”李二郎只得應聲。

第二天,李漢子和李嬸子夫妻倆還是過來了,拿了一籃子雞蛋,一隻鴨子,商量相看的事兒。

“我下午要去拉竹炭和藥草,讓二郎和我一塊去吧!”吳大郎道。

兩人一聽,硬是沒有留飯,急忙忙回了家,叫李二郎過來。

吳大郎帶他一塊去了河灣村。

已經見過了,吳貴芝和馬長河說了情況,主要是馬長河問了些話兒。

吳大郎直接說了下聘的日子,就在月底。

李家歡歡喜喜準備彩禮,因為家裡情況變好了,又是吳大郎和胭脂的表妹,又因為吳家老宅娶媳婦的金簪事件,李嬸子也想給自己兒媳婦長臉,一口氣買了兩支金簪,到吳貴芝家下聘帶一支,另一支送去楊石頭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