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韓信領兵,遣送羌人奴隸返回大秦。

上一個這麼做的人,是趙勝,帶回的事匈奴奴隸。

在政哥的寢宮內。

韓信將蒙恬親筆書信,以及西羌諸部的臣子國盟約。

這是韓信出征先零羌,並且打了一場漂亮的勝仗,這才有機會面聖。

在韓信的面前,可是統一了六國的始皇帝。

但凡任何一人,單獨在始皇帝面前,都會如坐針氈,韓信亦是如此,顯得拘謹萬分。

韓信在淮陰,籍籍無名的一個市井小子,到如今竟然有機會面聖。

與太子殿下的調遣息息相關,哪怕是倒了蒙古郡,會被蒙恬提攜為副將,這也是太子殿下的功勞。

韓信只是沾了太子殿下的光。

韓信更是一個記恩的人,韓信日後若是有何大的成就,在韓信看來,都是太子殿下提拔的功勞。

對於韓信這個名字,政哥有所聽聞,是大秦軍校內最為出色的一個。

趙勝似乎對韓信也是極為的重視,並調遣韓信去往蒙古郡。

不過這才多久的功夫。

便為大秦立下軍功。

西羌諸部的原委,政哥都從蒙恬的書信中看到了。

數千頭牛羊,都被作為貢品,被大秦接收。

坐在位子上的政哥,則顯得無比威嚴。

“做得好!”

政哥的聲音如響鐘一般傳來。

韓信一個新將,竟然能夠以五萬九原鐵騎,以少敵多,勝過羌騎。

勿需質疑,韓信絕對是妥妥的帥才。

“為何出征羌騎時,背靠湟水?”政哥目光如炬的望著韓信,出聲詢問道。

只要是個將領都會知道,背靠河流,無疑是將自己退路阻絕。

但凡明智些的將軍,都不會做出如此荒謬的決定。

除非,韓信對自己所帶領的這一支軍隊很有自信。

韓信在面對政哥時,無形中,彷彿有一道威壓,但韓信選擇抗住無形中的壓力,正視向政哥目光,自通道,“回陛下,信覺得,背靠湟水,阻斷退路,置死地而後生。

斷了退路的九原鐵騎,只能想著如何繼續殺敵,會變更加驍勇善戰。”

韓信的背水一戰,在現在看來,已經是非常成功了。

但這種戰術,逼不得已才能使用。

風險太大。

政哥滿意的點了點頭,望著面前的韓信,政哥恍惚間,彷彿見到壯年時期的李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