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與法家,本身就會是對立面。

政哥堅信,只有依法治國,才能管理大秦,統一社稷。

但扶蘇更在乎的則是民生。

趙勝沉吟道,“回長公子,儒學我也曾有閱之。”

不過,對於現在的儒學,趙勝還是相當的不看好。

至於後世,為什麼會出現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那是因為,那時的儒學也已經經過董仲舒的改良,在儒學中也加入了一些法家,道家,還有陰陽家的學術,弄會貫通,所建立的新的儒學思想體系。

這時的儒學,才可以說是真正的興起。

在此之前的儒學,便就是愚儒。

扶蘇也是看出了趙勝對儒學的並不看好,但是並不氣惱,而是虛心請教道,“不知少府覺得儒家與法家,孰強孰弱!”

“長公子,是要聽真話?”

扶蘇也是愣了愣,隨即點了點頭。

“在在下看來,現在的儒學,也就是愚儒。”趙勝也是毫不留情面的說道。

“有何指教?”

“長公子,試問,若是大秦有了逃兵作何處置?”趙勝沉聲詢問道。

扶蘇愣了愣,便繼續說道,“國難當前,豈能縱容逃兵,需依法懲治!”

趙勝見扶蘇上了套,便繼續沉聲道,“若是逃兵只是因為家中有老孃需要照顧?”

扶蘇一時間回答不上來。

這便是法家與儒家很明顯的一個問題。

在儒學的角度上,逃兵是為了照顧家中的老孃,這是對的。

但在法家上,必須嚴懲。

趙勝見長公子未語,便繼續說道,“儒學主要講仁,欲圖構建美好和諧的社會,但是不大可能實現的。”

“儒學的動員力的極低,對用在治理國家上,並不適用,動員力極低,其中更是會帶來嚴重的後果,統一的大秦甚至可能會再一次出現分裂。”

扶蘇一時之間也是愣住了,可從來沒有人膽敢在扶蘇面前貶低儒學。

扶蘇也是想要反駁,卻是發現自己無禮反駁。

“可是沉重的賦稅,徵徭役,兵役,百姓的生活,苦不堪言。”扶蘇也是沉聲道。

這也正是扶蘇一直堅持儒學治國的原因。

趙勝卻是在這時躬身施禮道,“長公子心繫大秦百姓,在此,勝替百姓感謝您!”

“少府何須多禮。”扶蘇連忙攙扶起了趙勝。

趙勝也是在這時繼續說道,“減輕稅收,免除徭役,這都是我們需要做的。”

“若是儒家與法家,各取其長處如何?”趙勝提議著說道。

兩個學派若是要爭辯,可能爭辯三日,也辯不出什麼。

但是兩者結合,難道就不會出現最適合大秦的思想學派?

政哥雖重法家,但也同樣沒有排斥過儒學。

若非儒家一而再,再而三的在政哥面前放肆,又豈會出現焚書坑儒的慘烈景象。

扶蘇也是瞬間豁然開朗,今日與趙勝一眼,也解了扶蘇長久的一個憂慮。

法家和儒家,為何非要爭高下?

喜歡大秦:老趙,我真的不是仙人請大家收藏:()大秦:老趙,我真的不是仙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