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呂氏春秋》的說法,認為周朝那個時期分封了四百多個諸侯列國。

而到了戰國時候,只剩下二十多個,其中,最大的只有七個。

這便是戰國七雄說法的由來。

戰國七雄時期,稱霸與圖存的壓力更重,國與國之間各種計策和謀略的運用與較量更激烈,思想爭鳴也更大。

諸子百家就在此時彼此相互詰難,卻又取長補短。

可謂一時盛況空前。

而在這種盛況背後,葉淵卻發現了玩弄天下的血色……

一家之人,其下子弟為印證自身理念,你入秦來我入趙,你去韓國我去楚……

兵家主戰,不斷勸說君主動兵。

儒家尊禮,便主張以仁治世。

縱橫家玩弄人心,合縱連橫、遠交近攻……

人與人之間的思想是沒有完全相同的,所以在爭論誰對誰錯的時候,口說無憑,唯有藉助亂世方能一明真理!

可以說,諸子百家的盛大,完全是建立在血淋淋的百姓枯骨之上的。

要太平,就要先斷了百家,徹底匯聚一起,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以法為根,框守本性,以儒為基,明心見性!

如此,天下才能太平,百姓可得安居。

葉淵是這麼想的,此刻也是與北冥子這麼說的。

隨著葉淵說完自己的思想後,北冥子面無表情的看著葉淵,澹澹的問了一句:

“無妄,你可知這麼做的後果是什麼?”

葉淵嘴角微揚,意氣風發說道:“秦國一統天下,書同文車同軌,取百家學說融合而統一思想,五十年後民心歸一,自此天下再無七國各族,只會留下一個統一的名號——秦!

天下皆秦人!”

北冥子微微一怔,眼皮垂了下來,不緩不慢的說道:“既然想到了,那你便去做就好了。”

葉淵爽朗一笑,看著北冥子挑眉問道:“你不怕我玩過火?徹底滅了百家??”

“百家存在的根基是思想,是理念,是學說,學說中蘊含著理念與思想,百家之人的存在只是一個讓理念與思想流傳的載體罷了,只要學說還在,一個形態又有什麼問題呢?”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北冥子抿了口茶水,輕聲唸叨著。

他為何歸隱,不問江湖天下?

原因不外乎他改變不了當前天下,有關諸子百家的形態……

“老頭,要不說你是這個呢!”原因伸起一根大拇指,讚歎道:“要是世人都有你這般認識,天下早就太平了。”

“慾望推動人的進步,但同時也會毀了人心,陰陽兩面,無外乎利弊罷了。

若是犧牲諸子百家能換的天下太平,老道我還是很認可的。”北冥子緩緩開口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