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第2/4頁)
章節報錯
韋皇後驚愕,隨即像是聽了天大的笑話似的:“哈哈哈,李顯你真是個蠢蛋,好好的皇帝不做,你要做什麼平寧王?你是要笑死我嗎?”
李裹兒一直站在旁邊,沒有多說話,她心裡經過了一輪激烈的爭鬥,就是在看父皇和母後哪個贏面更大。誰能壓制住另一個,李裹兒才能做決定跟著誰好好活下去。
“父皇放棄皇位,是為了母後你啊!你到現在還看不清嗎?”李長寧高震之聲,令韋皇後的笑聲戛然。
“為了我?”韋皇後哪裡甘心就此失去應得的一切,“為了我,你們就不該千方百計想著廢後!為了我,你父皇就應該把權力都完完全全交給我!”
接著是一片沉默,四個人都沒有說話。
“朕自知愚蠢無能,繼位以來,對國家毫無建樹,反而是縱然至親禍亂朝綱。”李顯開口打破了沉寂,“蓮兒,朕做不好這個皇帝,你也做不好這個皇後……朕願意放棄龍位,換得你和孩子們的平安。
“母後執迷不悟,韋氏必遭誅滅九族。”李長寧威脅道,“犯上作亂,你和裹兒必定淪為千古罪人!”
“我,我做什麼亂了?”李裹兒急紅了臉,“我又不知道那甜餅裡有毒,是張鈞讓我送來的。”
“裹兒,現在你有兩個選擇,一條是跟著我們的生路,一條是跟著母後的死路。”李長寧看向李裹兒,不跟她扯有的沒的,“父皇和姐姐給你最後一次選擇。”
李裹兒擠出了兩滴眼淚,她是怕死的,看上去母後那邊的形勢不容樂觀,宗楚客也靠不住:“我選擇和父皇、姐姐在一起!”
韋皇後難以置信地看向李裹兒,關鍵時刻,連李裹兒都倒戈了。李裹兒低下了頭:“母後,若是大勢已去,我們不如好好活著。姐姐說得有道理……”
“你們這群窩囊廢!本後寧可死,也不要回到以前的日子!”韋皇後感到眾叛親離,丈夫、兒子、女兒都背棄了她,她癲狂笑道,“我是皇後,是皇後!今後能做女皇!”
李顯冷冷地望著情緒失控的韋皇後,苦笑一聲無奈地搖了搖頭,以前的蓮兒不是這樣的,他也不是這樣的……
他們夫妻在困境中患難與共,扶持多年,一起經歷了最艱難的歲月。可是夫妻二人能同經患難,卻不能共享榮華富貴啊。自從回到長安後,所有的一切都改變了,皇後的位置更讓韋蓮兒對權欲的渴望走火入魔。
是時候該有個結果了,李顯狠了狠心,拽緊手裡的拳頭。
“皇後韋蓮兒貴為國母,本應賢德溫恭,母儀天下,表正掖庭。然不守婦道,穢亂宮闈,恃恩而驕,恃寵而無德,縱私慾,弄權政,冒天下之大不韙,有負聖意,實屬罪孽。今朕決定廢皇後之位,革除一切封號,韋蓮兒貶為庶人!”李顯站起了身,手裡拿著他剛剛擬好的聖旨,蓋上了了國璽。
廢她皇後之位?韋皇後眼中含淚更多的憤怒羞愧:“李顯,你過河拆橋,不知感恩!沒有我韋蓮兒,你早就死了,哪裡有命坐在這龍座上發號施令!你曾承諾於我,永不相負,永不相負啊!”
韋皇後忽然像是著了魔一般,她從衣袖裡抽出一把匕首,這是她貼身帶在身上護命用的。韋皇後抽出匕首,猛地沖著李顯刺過去,她已經管不得什麼後果,只覺得全天下的人背棄了她,她的夫君徹底斷送了她的女皇夢。
“蓮兒,別胡來,你冷靜點!”李顯嚇傻了眼,趕緊起身躲。
韋皇後惱羞成怒握緊匕首地沖向李顯,李長寧趕緊飛身上前,對準韋皇後的手一腳用力踢過去,阻止韋皇後行兇。
韋皇後手裡的匕首飛落出去,掉在地上。而她忽遇外力重心不穩,身體倒下,頭部硬生生撞上了禦桌一角。
“啊——”慘叫聲起,韋皇後額頭鮮血直流,暈厥了過去。
“母後,母後!”李長寧大步上前,抱住了韋後,讓李裹兒趕緊出去叫禦醫。
☆、大結局
韋皇後重傷昏迷, 兩日不醒, 宗楚客得知謀反事跡敗露,便連同掌控羽林軍的韋湑、韋捷等韋氏一族人, 立即策劃行事,輔佐皇子李崇茂即位。
他們自認為掌控了長安城的兵權,而部分羽林軍早已被李隆基集團利誘和勸導,倒戈向中宗及相王父子。
早幾年李隆基只是相王的從屬,尚未形成個人的獨立力量, 而在中宗讓他出任潞州別駕時,李隆基開始暗中糾集私人勢力。召回長安後,李隆基與其大哥李成器以及幾個弟弟,加緊培植黨羽,尋找各種支持者。
就連太平公主的兒子薛崇簡,羽林軍將軍以及禁菀總監鐘紹京等人都成了李隆基集團的核心成員。他早就積蓄了充足的力量,在幾年前離開潞州時就向李成器吐露了自己的政治野心。
相王李旦並未太多想法,但李隆基卻是看準時機, 一直在等待最好的機會。
所以宗楚客密謀造反的勢力名不正言不順,根本得不到支援,萬騎將軍在宗楚客和韋氏一族想發動兵變之前,就殺了韋湑、韋捷,後宗楚客、馬秦客等人相繼伏誅。
宗楚客和韋皇後的部分勢力除去後,中宗下令將朝中親附韋後的黨羽皆貶官流放。隨後,中宗宣佈,體弱多病無心國事, 而其子尚幼,不堪擔負重任,禪位於相王。
此刻的朝廷百廢待興,李顯沒有心思重振朝綱,他也知道自己做不好這個皇帝。
相王性子淡泊,再三推辭,中宗道:“君命與民心皆不可違,相王,朕已有決意,望勿再推辭。”
李成器、李隆基聽說中宗病重,將國事託付相王,也都勸父王國事攸關、人心所歸。在他們的輪番力勸之下,李旦終於答應即位。李旦睿宗即位,大赦天下。
退位後的李顯被封為平寧王,他告別了睿宗與太平公主,帶著一家妻小前往平洲封地。李顯如釋重負,他離開了長安,而長安的爭鬥並不會結束,永遠都會有下一輪的勢力爭權奪利。
長寧公主保留封號,楊慎交降為絳州別駕。李長寧將在長安和洛陽建造的奢華府邸,全數上交給了李隆基。
“長寧姐姐路途奔波,千萬保重。”李隆基微笑道。
“只願三郎記得我們並肩作戰的情分,善待我家人。”李長寧欠了欠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