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第2/2頁)
章節報錯
“你和武延秀的感情不錯嘛。”李長寧眯了眯眼,“聽說他時不時帶著溫柔可人的女子在你面前晃蕩。”
“都是逢場作戲罷了,怎麼,你還因此而吃醋啊?”楊慎交眉頭一挑。
李長寧滿臉質疑問:“呵,難道你看著那些溫柔賢惠的美麗女子,心裡就沒有一點想法?”
楊慎交無可奈何道:“心裡想的都是你,哪敢多想別的女人。最多就是……過過眼癮兒罷了。”
過過眼癮兒?這話說得真夠憋屈,李長寧眼疾手快,一下子捏住了楊慎交的耳朵:“眼癮兒過得舒服吧,耳朵是不是也聽著柔聲蜜語?”
“這,給我留點面子啊,長寧,鬆手!”
有敲門聲響起,李長寧這才悠悠松開了楊慎交,讓人進來。丁香走進來,對李長寧道:“稟公主,太平公主府上來人,求見公主。”
“太平公主?”李長寧愕然,她與太平公主很少有交集,除了皇宮相見之外,私下幾乎沒有往來。
“是,公主見嗎?”
“姑母派人來,不見也說不過去,請他去偏廳候著,我一會兒過去。”
“是。”丁香應聲退了出去。
李長寧看向身邊的楊慎交:“以夫君之見,太平公主此次派人來是什麼事兒呢?”
楊慎交沉思了片刻:“會不會與安樂公主有關?”
鎮國太平公主自武皇時期就擁有著很大的權力,安樂公主不過是後輩,現在也與太平公主的權力可抗衡相爭。而李裹兒是個很不會看眼色的人,她先前對李重俊的態度就很惡劣,現在也非常不給太平公主面子。所以這姑姑和侄女兩人各自結黨營私,競相攀比,勢同水火。
這些年來,太平公主和安樂公主發生了很多利益上的沖突,矛盾日益加劇。她們甚至互相誹謗汙衊對方,不斷去皇帝那兒相互告發。中宗夾在妹妹和愛女中間,左右為難。
此次太平公主派人來想要李長寧一見,是因太平公主得到訊息,李裹兒在韋皇後那兒說了李長寧許多壞話:長姐指責父皇不理朝政,不懂民間疾苦,而在朝堂當權的都是母後。
韋皇後本來就忌諱這些話,聽李裹兒添油加醋這麼一說,又派人去查,李長寧的確公然說過。韋皇後心裡開始對李長寧有些成見,再加上李長寧常常與武一平那些臣子走得近,與相王的兒子關系較好,韋皇後就疏遠了李長寧。
“所以駙馬認為,太平公主是想和我合作?”李長寧其實也有這方面的想法,她一人之力很難扳倒李裹兒,但有了太平公主相助就不一樣了。
“皇後處處偏袒安樂公主,但對太平公主一直是有幾分忌憚的。太平公主與上官婉兒的關系也不錯……”楊慎交提醒道。
上官婉兒遊走在韋皇後與太平公主等諸多勢力之間,給自己留下了充足的退路。
“我明白了,那我就去見見太平公主。”李長寧會心而笑。
於是李長寧登門拜訪去了太平公主的府邸。
李長寧記得剛回長安的時候,她有心和太平公主好好相處,不過太平公主高高在上,對她和李裹兒都看不上眼。
如今太平公主自感危機,也不得不沖著李長寧笑容滿面,親熱地拉著李長寧的手:“長寧啊,我們姑侄兩人今日難得一聚,可得好好說說話。”
“好啊,姑母。”李長寧回之一笑。
太平公主心如明鏡,她單薄的勢力很難抗衡韋皇後與安樂公主,所以在表面上她極力支援著韋皇後。但日子一長,太平公主與安樂公主的矛盾不可調和,韋皇後是幫著安樂公主的,太平公主就陷入了艱難境地。
太平公主有很強的人脈和眼線,她早就聽說李長寧、李裹兒私下不和,李長寧救了殺死李裹兒前駙馬的蘇彥伯,兩人曾經在宮中大聲吵架,宮女們都聽到過。
如今太平公主又得到訊息,安樂公主總在韋皇後面前議論著長姐的不是,所以太平公主就想到了自己可以多一個盟友。
“長寧素來識大體,做事也很謹慎,我這個做姑姑都感到很佩服。”太平公主放低了姿態。
“姑姑才是女中豪傑,是長寧心中值得敬重的人。”李長寧忙道,接著兩個人就互相吹捧了幾句。
“皇兄能有你這樣的好女兒,是我們大唐的福氣啊。”太平公主話鋒一轉,提到了李裹兒:“安樂公主實在小心眼,抓著長寧的半句不是,就煽風點火,挑唆長寧與皇兄皇嫂的關系。”
李長寧嘴角蕩起冷凝:“李裹兒就是那樣的人,從小刁蠻任性,為了自己高興,可以六親不認。”
聽李長寧對李裹兒成見這麼大,太平公主心中大喜,附和道:“是啊,她怎能完全不念及姐妹之情呢。你這個做長姐的,當初在宮裡沒有少維護她,我都有些印象。如今時過境遷,她不知感恩圖報,反而惡言相加,著實令人寒心!”
“我這個做姐姐的,以前是事事讓著她,而她卻是處處爭強好勝。”李長寧嘆氣,“母後更喜歡她,她總在母後面前說我不是。所以最近母後有什麼事兒,都不宣我入宮商量了。”
“我啊,最見不得背後捅姐妹刀子的人!”太平公主一副為李長寧不平的樣子,“長寧,你受了什麼委屈,盡管告訴姑母,姑母為想辦法幫你。”
“多謝姑母。”李長寧就這樣跟太平公主暗中達成協議,一起對付李裹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