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第2/3頁)
章節報錯
“我想用它對付武延秀。”李長寧心生一計,帶著這個金牌去招惹武延秀,揭穿武延秀與李裹兒之間不清不楚的關系。
盛怒之下的武延秀必定會口不擇言,說些不該說的話,然後李長寧再拿出金牌,斥責武延秀藐視聖上,言德有失,把他趕離長安。
武延秀總歸是李長寧的一塊心病,就算是這麼做的結果可能是和李裹兒反目成仇。
“安樂公主一定會庇護武延秀。”
“所以嘍,有這塊金牌在手上,我就能壓製得住李裹兒。”
“你們姐妹會因此失和。”
“唉,那也是沒辦法的事兒。等她得知我救了蘇彥伯之時,恐怕心裡就對我怨氣頗深了,再加上個武延秀……也不會壞到哪兒去。”
李長寧唏噓,她一直苦心經營著家人的和睦,如今也無法避免姐妹反目成仇的局面。
李長寧與楊慎交去天牢接蘇彥伯出獄,這才得知牢獄們不斷對蘇彥伯用刑,他們趕過去的時候,蘇彥伯幾乎奄奄一息了。
昨日李裹兒見了蘇彥伯,就給了獄卒命令,把他折磨致死,以消她心頭之恨!
“你們,你們竟敢如此動用私刑!”李長寧勃然大怒,餘光落在遍體鱗傷的蘇彥伯那兒,心裡是說不出的痛。
楊慎交令下人即刻用擔架把蘇彥伯抬出天牢,送回國公府治傷。
獄卒們紛紛跪地,李長寧要問責於他們,最後獄卒無奈只好供出來安樂公主,折磨蘇彥伯是安樂公主的意思。
“安,留他一口氣在便是,要讓他求生不能求死不得。”
李長寧的內心徹徹底底對李裹兒失望了,以前總想著能教導她變得乖巧懂事,可裹兒卻變得越來越陰毒,手段層出不窮。
傷痕累累的蘇彥伯被救回了觀國公府,楊慎交請來了最好的大夫為他治傷。李長寧不放心蘇彥伯的傷勢,便吩咐丁香親自去安排人伺候。
丁香守在蘇彥伯身邊端藥送水,傷勢極重的蘇彥伯又像是從鬼門關走了一圈才醒過來。蘇彥伯暈睡中,丁香雙手捧著頭坐在床榻邊兒上。
凝望著蘇彥伯俊朗的面孔,丁香看得失神,蘇將軍也是位真英雄啊,而且她心裡總隱隱感覺蘇彥伯對公主的情誼絕不普通。
丁香輕輕抽了口氣,大概是有點心疼蘇彥伯吧,她明白公主身邊已經有最合適相伴終身的人。駙馬楊慎交與公主不僅相知相愛,更難得的是心意相通,他們才是天作之合。
宮廷政變危機已過,韋皇後、安樂公主、上官婉兒又開始活躍起來,他們追悼武三思父子,窮兇極惡地懲治李重俊餘黨,搞得朝野上下人人自危,烏煙瘴氣。
韋皇後帶著文武百官們向中宗敬上“應天神龍皇帝”的稱號,大贊中宗在此次政變中的表現,天威震懾叛軍。
在韋皇後的建議下,玄武門改為“神武門”,玄武樓改為“得勝樓”。
若是百官以為韋皇後搞這樣的陣仗只是為了奉承中宗,那可就大錯特錯了,她心裡當然是有自己的小算盤。兵部尚書宗楚客找準時機拍皇後的馬屁,聯名朝中大臣上表,請中宗加封皇後為“順天詡順皇後”,中宗欣然同意。
韋皇後沾沾自喜也有了自己的尊號,她重用提攜兵部尚書宗楚客,授予其大權,並讓宗楚客鏟除前太子的餘黨。
宗楚客陰險狡詐,野心膨脹,在得到韋皇後的寵信後,私下對自己的親信說:當初我卑微之際,想著得勢握權成為宰相,如今做了宰相又看上了至高無上的龍座。若是能在天子之座上一日,死也心甘。
於是這個大奸臣宗楚客將李多祚等參與政變的將領誅殺了九族,雖然中宗曾在那個夜晚站在城樓上親口許諾,降兵不殺,但現在就是秋後算賬的時候了。
除了李重俊的親信全被斬首,就連李重俊當時所透過的各個宮門,所有守門軍士一律逮捕流放。
在這之中,不少無辜者都被牽連進來,宗楚客借機鏟除異己,以及韋皇後看不順眼的大臣。
肅清了那些不聽話的臣子,沒有人敢再對韋皇後指指點點,加以議論。
韋皇後讓兩個女兒李長寧、李裹兒入了宮,再加上宗楚客又來想想,如今局勢還有那些人對她們母女掌權構成威脅呢?
經歷蘇彥伯之事,李長寧、李裹兒已是面和心不和,面子上沒有撕破過,在母後面前都顯得姐妹情深。
“母後別忘了,還有兩個姓李的人,他們是絕不會讓大唐天下落入你的手裡。”李裹兒嬌嗔。
韋皇後早就想說出來這兩個人,可她沒有親口說,李長寧和宗楚客也沒有說,自然就剩下李裹兒了。
太平公主與相王是中宗唯有的親人:李旦為人謙和寬厚而淡泊名利,不過他那幾個兒子皆是英姿勃發,頗有才識;太平公主一貫權勢極大,不願退居朝堂之外,與那些臣子們保持有關系。
“若是能肅清障礙,那皇後今後臨朝攝政,就不會再有威脅了。”宗楚客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