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第2/3頁)
章節報錯
“……”蘇彥伯啞然,也不知說什麼回擊楊慎交。
“賢弟也老大不小了,如今功名在身,得以重用,也該成家立業了吧。”楊慎交這個做兄長的,想來也不知道該送蘇彥伯些什麼大禮,畢竟蘇彥伯不貪財不貪色,就想著該為蘇彥伯的終生大事操操心。
“我,我沒想過這件事。”蘇彥伯喉嚨哽住。
壺中水二沸,楊慎交手持勺子悉心攪動水逆時針成漩渦,再將新茶葉緩緩注入壺中:“男兒成家立業是人生大事,以前沒想,那就現在好好想吧。”
蘇彥伯顯得面色為難:“兄長啊,我們……還是換個話題再說吧。”
楊慎交挑眉輕笑:“難道賢弟活這麼大,就沒有一個讓你動過心的女子出現嗎?”
“沒有。”蘇彥伯動了下嘴唇。
“唉,為兄該說你說你好呢!”楊慎交恨鐵不成鋼地白了一眼蘇彥伯,“你啊,得娶妻生子了!”
“不急,我覺得一個人也挺好的。”蘇彥伯額頭上直冒細汗。
“那我幫你尋一門好婚事,如何?你要是信得過為兄的眼光,這門婚事包在我身上。”楊慎交一面說著,一面不緊不慢地調製茶湯,加了主料、配香,茶香溢位散發,屋子裡都是淡淡的香氣。
“這……”蘇彥伯見楊慎交關懷備至,也不知該如何拒絕,“還是不勞煩兄長了,我想慢慢等待命中有緣之人。”
楊慎交癟癟嘴,無奈地看著楊慎交:“你啊,真是天生對感情遲鈍!這大好的天下,不趁著自己還年輕,好好風花雪月一番,不懂珍惜!”
待茶水色香味俱佳之時,楊慎交將茶水斟入杯中,稍冷片刻,再端給蘇彥伯。
蘇彥伯接過茶杯,解開杯蓋,閉上眼嗅了嗅茶香,再品嘗,齒留餘香,回味無窮:“這一定是我喝過最好喝的茶。”
“那你可要畢生難忘哦,哈哈哈。”
“呵呵呵,兄長親自為我煮的茶,自然是畢生難忘。”
李長寧在離開天牢後,沒有回國公府,而是入了宮,她想著該如何言詞勸父皇,封賞武延秀是可以的,但不能將他留在長安。
剛入宮門口不遠處,李長寧聽見有人高聲道:“臣見過長寧公主。”
李長寧側頭看向那人,他衣著官服,樣貌和氣宇皆不凡,看著有點眼熟,可她不記得了:“你是?”
“在下考功員外郎崔湜。”崔湜朗聲道,彬彬有禮向李長寧一拜。
崔湜?李長寧想起來了,多年前與李隆基等人的詩歌宴會上,崔湜的文采令人記憶猶新。只不過再後來李長寧沒有怎麼見過崔湜,今日得見,只覺得他愈發風姿颯爽。
崔湜出身博陵崔家,是中書侍郎崔仁師之孫,戶部尚書崔挹之子……原本名門望族,不過在武皇時代,崔家遭受了打壓。
李長寧還記得他一個原因是,當時李裹兒對他念念不忘了好一陣子,後來又嫌棄了崔湜官品低微。李裹兒心高氣傲,連武三思的兒子武崇訓都看不上,又何況是崔湜了。
“原來是崔員外郎。”李長寧微微點頭,打了招呼後也沒什麼可說的,就走了。
如今朝中迎李顯複位的大功臣桓彥範執掌朝政,崔湜聽命於桓彥範。不過桓彥範反對韋皇後垂簾幹政,又與武三思素來不和,桓彥範擔心武三思會向聖上進讒言,於是指派崔湜到武三思身邊打探訊息。
崔湜是個八面玲瓏的人,他討喜的手段可謂是到達了一種境界,很快得到了武三思的歡心。
武三思見崔湜儀表出眾,才華橫溢,私下把他引薦給了上官婉兒。上官婉兒貴為昭容,深得李顯的疼愛,武三思擔心時間久了上官婉兒會拋下跟他的昔日情分,於是又送上崔湜伺候婉兒。
當李長寧到甘露殿求見中宗的時候,李顯正與幾位妃嬪在大殿裡玩遊戲。李顯雙眼被黑布蒙上,他四處抓著樂著,年輕美貌的妃嬪們就笑著跑著。
李長寧走上大殿看到這一幕,頓時心裡有些發涼,朝堂現在四分五裂,各種聲音層出不窮,父皇倒是很有閑心,還在這兒玩這種遊戲。
有那麼一種強烈的感覺,李長寧目光微眯,父皇根本不合適坐在龍椅上,他不是個明君聖主。
李長寧當然希望自己的父皇能坐穩這個龍椅,一家人享盡榮華,可事實就是這樣的,父皇即位後,幹了不少荒唐事兒……當然她的母後韋氏也不甘落後。
那個曾經在夜華宮裡,關心疼愛她的父皇母後在得到天底下最大的權力後,像是徹底變了個人似得,變得李長寧只感到陌生。
韋皇後陷害排擠那幫反對她幹政的有功之臣,而唐中宗當然是向著皇後的,也開始猜忌起輔助他的臣子來。且不說那些臣子心裡是怎麼想的,李長寧有時候想想都覺得心寒。
難怪前些日子,李長寧在見到大哥李重潤後,大哥說不願再回到這個宮裡,還說母後並不是真心需要他的。
李重潤給李長寧的親筆書函,李長寧回來後就轉交給為皇後了,至於那書信上寫了什麼,母親看了沒有提,李長寧便不得而知。
中宗對韋皇後的寵愛到了讓人難以置信的地步,因為韋皇後喜歡武三思,所以李顯愛屋及烏,居然也偏寵起武三思來。李顯毫不在意,自己的愛妻與武三思之間做了些什麼。
李長寧甚至開始懷疑起,父皇是否真的是深愛母後的,也許正如母後所言,他們現在是密不可分的親人,但是無關乎愛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