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對啊,母親平時去見太平公主,亦沒有花枝招展刻意打扮過。

李長寧表面上不再說什麼,順從了母親的意思。韋氏興高采烈地匆匆出門了,李長寧見母親沒有帶上她貼身伺候的宮婢,便問她們:“你們怎麼不跟我母親一同去?”

“王妃吩咐過,我們不必隨行。”宮婢答道。

“可母親以前去見太平公主,不是都帶著你們嗎?”李長寧面露疑惑之色。

“是啊,可娘娘這兩次說是想一個人走走,便不讓我們跟著。”宮婢再答。

真是怪了,母親一個人打扮得花枝招展出門,還不讓貼身的宮女跟著。李長寧頓時眯了眯眼,怕是母親出去見的人不是太平公主,另有其人吧!

太液池,岸邊柳樹成蔭,吹著湖風,韋氏不但不覺得熱,反而感到愜意。

她站在樹蔭下,目光發亮,望著另一頭一襲白衣,正優雅坐在湖邊喂魚玩耍的張易之。韋氏沒有靠近,只是遠遠地看著,欣賞著。

白衣張易之面帶柔笑,向湖中的金魚投食,舉手投之間似畫中的仙人兒。

“主子,周王妃一人在那邊,好像在看著主子。”小小太監留意到了稍遠處躲在樹後歇涼的周王妃。

“恩。”張易之嘴角蕩起迷人的弧線,臉上的笑容更燦爛。

“要不要請周王妃過來坐坐?”小太監問。

“不用。”張易之目光中閃爍著盈盈水光,他彷彿料定很快韋氏會主動來找他,就像是當年的太平公主一樣。

作者有話要說: 女主:花花,裹兒太作了,受不了這個熊妹妹!

作者君:這是裹兒的人設,忍忍吧。

裹兒:每個戲裡都有作死的女配,姐,都是為了你啊,嗚嗚嗚。

女主:這……她真的讓我很焦躁!還有,張易之勾引我老孃,張昌宗勾引裹兒,這是什麼鬼?我得及時掐滅她們心中的小火苗!

花花的新文《散仙大師的歡脫生活》,有興趣的小天使可以收藏個不迷路。

散仙沐顏日常愛好就是賺點外快,看看風水,捉捉小鬼。

滿足物資生活後,本以為能過上舒舒服服的生活,卻每天接到眾受害者的投訴。

【修玄同行們】憤怒聯名舉報她開掛:不把小鬼趕回陰間,卻收起來當小弟用,擾亂行規!

【葫蘆裡的小鬼們】舉報她虐待:渴了喝露水,餓了吃螞蚱,還無償加班,總有幹不完的活!

【某大佬】含淚舉報她喜歡女扮男裝:害得他一度扭曲了人生觀,以為自己有斷袖怪癖。

古穿今,蘇爽文,靈異向,微懸疑,不恐怖。

☆、一片真心足矣

燥熱的八月,魏王武承嗣在病床上躺了一個月了,聽說兒子武延秀被突厥趕了回來,更是氣得鬱結難舒。他知道自己想做太子的美夢徹底碎了,而李家一旦重獲皇權,他們武家人的滅頂之災即來臨。

不久後,武承嗣病重加憂鬱而死,臨終前他特別叮囑了堂弟梁王武三思,及他的長子武延基,別再和李氏子弟關系惡化下去,武家人大勢已去,想繼續享受榮華,就要與想法子與李家人和平共處。

魏王武承嗣這一死,給武家人不小的打擊。武三思痛苦哀嚎,感到兔死狐悲,接下來他要採取一系列的手段保全武氏族人性命,畢竟武皇還在,武皇會庇佑他們的。

武承嗣的小兒子武延秀灰溜溜地回來了,被突厥人這麼羞辱後,又見父親大人鬱郁而終,遂痛苦自責,痛定思痛。

“大哥,父親臨終前囑咐,要我們好好和李家人相處,希望你能娶周王的女兒。”武延秀道。

“是啊,我也不能辜負了父親的遺言。”武延基倒是聽說了,周王與韋妃的女兒們個個仙姿玉色,到了出嫁的年輕,還沒有意中人。

武延基派人調查過了,周王李顯與韋妃的長女李長寧芳齡十八,知書達禮,文武雙全;次女李仙蕙快滿十七,秀外慧中,亭亭玉立;小女李裹兒十五歲便是美貌絕色……武延基考量了一番後,對李長寧與李裹兒都很感興趣,不過論這長幼有序吧,他若向李家提親,當鐘意李長寧。

“唉,因為突厥人那事兒,陛下現在是見了我就心煩,我還是避避風頭吧。”武延秀無奈道。

“也行,還不知道突厥人要搞出什麼么蛾子。那些蠻夷之人,羞辱我們武家,實在可惡!”武延基憤憤道。如今他的重中之重,就是為求自保,而籠絡周王李顯和王妃韋氏。

這段時間韋氏也積極忙著給兒女們找一門好婚事,不知怎麼回事,她發現武家人開始主動向她示好了。尤其是武皇的長孫侄武延基,九月,武承嗣死後,武延基便繼父“魏王”位,武皇改其稱號為“繼魏王”。

這位新的繼魏王送來不少珠寶來夜華宮,很快討得了韋氏的歡心,韋氏也看出了武延基的心思。武延基雖已經有了好幾個妾室,正妻的位置還空著,想娶韋氏的長女長寧。

這日,武延基又到了厚禮來夜華宮,把韋氏哄得高高興興,韋氏就派身邊的宮女去請長寧郡主過來說話。

李長寧也覺察到最近母親竟然和武家人走動頻繁,前兩天,武延基竟然帶著他弟弟武延秀,來向大哥李重潤示歉,說是之前武延秀年輕氣盛,多有得罪。李重潤見武家兄弟專程登門既沒為難,也沒有理會罷了。

“長寧,這是魏王延基,你前些日子見過面的。”韋氏見李長寧來了,欣喜上前拉著女兒的手介紹道。

前幾日李長寧便見過武延基、武延秀,但也就是遠遠照了一面,武承嗣一家子比武三思那家子人的顏值要高不少。這武延基也是堂堂八尺男兒,儀表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