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你們就是這麼做的,你們財大氣粗,虧本拋售,就是為了讓我們都關門,我們都關門了,你們就獨攬生意了……”

偏廳裡的甘奇搖著頭,走了出來,該是為春喜解圍的時候了,不然明天這事情還不知道傳成什麼樣子。

眾人忽然見得甘奇從偏廳走出來,連忙都圍上去作揖行禮,然後吵成一片。

“甘相公,您可要為我們做主啊!”

“甘相公想來仁德無雙,乃是當世大儒,定會為我們做主的。”

“拜請甘相公恩德!”

甘奇擺著手:“靜一靜,聽我說兩句。”

眾人慢慢止住吵雜。

甘奇再次開口:“你們可都自己產布?”

眾人搖頭,汴梁城內的布行,大多並不自己產布,而是進貨來賣。

甘奇點頭又道:“那就好說了,城南往東二十里左右,巧兒紡織廠就在那裡,問一問就能找到,去那裡訂貨回來賣,價格不高。我也保證,巧兒成衣賣的布,進貨價格與你們一樣。如此大家還是像原來一樣做生意即可。”

事情就是這麼簡單,一個工廠,自然是銷售渠道越多越好,本來甘奇倒是可以讓巧兒成衣代理紡織廠的銷售渠道,但是甘奇還是想把工廠與成衣店分開經營,也是要給汴梁城內的其他布行商戶留一條活路,不能真把其他人都打死了,市場必須要有活力。

將來工廠的銷售渠道,還得靠這些商戶去打通,賣到全國各地,甚至賣到外國。

“甘相公所言當真?”

甘奇點著頭:“我說得話,豈會有假。”

“是啊,甘相公豈會沒事來哄騙咱們?巧兒紡織定然會賣貨給咱們。”

“既然甘相公保證巧兒成衣進貨價格與我們一樣,那必然不假。”

這就是名聲帶來的好處,甘奇揮著手:“你們去就是了,手中的存貨倒也虧不了什麼,只要把綢緞趕緊出手就是,到時候巧兒紡織產出綢緞之時,你們再去進貨,想來也不會虧。”

工業與商業發展的最開始,其實是造福百姓的,讓百姓用更低的成本生活。一個水力紡紗的工廠,就能直接大幅度降低整個汴梁城的穿衣成本。

“拜謝甘相公!”

“甘相公果然仁德無雙!”

眾多商戶也在感謝著甘奇。

甘奇最後還說道:“你們去進貨,最好也進紡織廠裡參觀參觀,看一看瞧一瞧,那水力紡紗機也是可以對外賣的,你們若是有興趣,自己開個工廠也無甚不可。若是錢財不夠,可到四海錢莊去借貸,錢莊最近可是很樂意給願意開工廠的人貸款的。”

這才是甘奇真正要做的,賣布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是推廣工廠模式,推廣大規模生產的模式,讓工廠如雨後春筍往外冒。

紡織只是一個開始,有了這個開始,各行各業就會都效仿,再加上金融支援,生產水平就會大幅度提升。

萬萬不可小看了任何時代人類的聰明才智,一旦工廠模式推廣開來,工廠就會對機器又更多需求,對機器能力的需求也會越來越高,對機器研究的投入也會越來越捨得,就會推動匠人的鑽研。

哪怕一個水力,其實作用特別大,從紡織到鍛造,甚至到衝壓生產,其實都是可以用水力來推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