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8章 演武大閱兵(第2/2頁)
章節報錯
這大宋朝的噴子,是真厲害,動不動就一個頭磕在地上,要與先皇同去。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所謂清流官員就喜歡搞這一套,到得明朝,更是還有主動求廷杖的,就是主動激怒皇帝,讓皇帝揍他。
好似沒被皇帝揍過,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清流正派人物。被皇帝打了一頓板子,那立馬就是人人敬佩的忠烈之臣。
這些人,既教人欽佩,又教人厭煩,真不知道怎麼評價為好。
皇帝,是真的難當。
朝會散去,濮議之事,還得再議。
甘奇自顧自回去準備閱兵之事,他準備弄一場大宋有史以來最大的閱兵,至少要有搞個五六萬人參加。還不是一般的閱兵,得齊步行進在大慶門之外,讓皇帝與滿朝諸公,以及各國使節觀看,更要讓汴梁城的百姓來看。
這麼做其實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讓民間輿論開始往尚武精神去發展,不說要這汴梁城聞戰則喜,也當讓汴梁城的人聽到戰爭,再也不要像以前一樣皆是皺眉擔憂,甚至還常常出一些負面言論。
下午,甘奇就召集的京畿各部軍將開會,白虎節堂之內,坐得滿滿當當。
當甘奇把事情一說,滿場一個個皆是苦臉皺眉。
甘奇還故意問了一句:“諸位有何難處?”
難處,那多了去了。甘奇自己也知道,先不說這京畿禁軍如今缺乏訓練,就說這京畿禁軍的人手、軍備,都是麻煩事。
這麼重要的場合,到時候總不能弄一些老弱病殘上去閱兵吧?總不能一個個破衣爛衫在皇帝面前走吧?
京畿禁軍,本就被甘奇把精壯抽調過一次,而今又要幾萬精壯去閱兵,養尊處優幾十上百年的京畿禁軍,哪裡來的這麼多精壯?
要是從禁軍裡挑一些泥瓦匠、糊風箏燈籠的,燒窯賣磚石的,那多了去了。偏偏這幾萬精壯,實在難尋。
這裡面也有問題,那就是許多軍將都在吃空餉,不僅吃空餉,還剋扣活人的餉銀,不然哪裡會有那麼多禁軍去做手工業?
這是大問題之一,還有一個大問題,那就是裝備,從服裝到鐵甲兵器,甲仗庫裡存貨倒是有不少,但是也沒有這麼多。置辦新的?那得花多少錢去?
眾多軍將面面相覷看著,卻又沒有一個人敢在新領導面前開口去說這些困難。
甘奇又笑意盈盈說道:“有困難就提出來,本相幫你們解決。”
提出來?甘相公,您老要是懂,就不用大家來提了,您老要是不懂,提出來可就要倒大黴了,到時候又是御史臺,又是諫院,又是刑部大理寺的,這玩意誰受得住?
眾人如此想著,難著,難受著。
前幾天,許多軍將還聚在一起,想著要不要到甘相公家中坐一坐,順便拜見一些這位新任樞密使。自然,還有更重要的順便,順便大包小包提去混個好臉色。
這事情還沒來得及做,甘相公卻突然“發難”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甘奇見得眾人不說話,面色慢慢變得嚴肅起來,開口說道:“諸位,此事乃是國之大事,到時候各國使節都要來京共襄盛舉,到時候整個汴梁城的百姓都會看著諸位,更別說陛下也會在場,這件事情若是辦不好,諸位,後果便不用本相多言了吧?”
再看眾人,一個個哭喪著臉。
樞密副使歐陽修開了口:“諸位不必過於擔憂,此事做得好,那也是立功一般的,到時候殿前請功,諸位自然少不得加官進爵。”
這……又來一個不懂行情的。眾人這麼想著,歐陽相公啊,您老還是去管一管科舉會試,出出考題比較好。
話說回來,甘奇是真不懂嗎?歐陽修在汴梁城這麼多年,真的就不知道其中一點端倪嗎?
顯然不是,這兩個人心中想法不謀而合。
吃了的,吐出來,保平安。
這大宋朝的軍將,本就沒有什麼真正的升遷之路,也就是說官當到了中層,就當不上去了,武官五品就幾乎是頂峰。換句話說,各部中飽私囊的那些東西,都在面前這些軍將囊中,誰拿得多,誰拿得少的差別。誰也沒跑,因為誰也升不上去。
面前這些人,大多數吃得肥頭大耳的,現在就是該往外吐的時候了,倒也不用吐得傾家蕩產,把閱兵的事情做好,就夠了。
這就是甘奇整軍的第一步。與其具體去調查各營各部空餉多少,軍備情況,倒不如就這麼搞一次。精壯不夠,從廂軍裡選拔來補空餉名額,軍械有差,自然都得往裡補,不能真的讓軍漢拿著木棍去閱兵。至於之後剋扣之事,再行手段。
甘奇還嚇唬了一下:“此番差事,若是任何人出了差錯,莫怪本相無情!準備時間有三個月,軍陣操練,軍容軍備,陛下若是有一處不滿,你們與我,都吃不了兜著走。”
眾人紛紛站起,這是硬著頭皮也要上了。
“末將領命!”
“相公放心。”
甘奇點著頭,放心?他不放心,還得到處巡查,到時候有得這些軍將受的,這京畿之軍,是徹底爛到骨子裡了,也不用打仗,也無甚任務,甚至都有許多部曲一年到頭都不用操練幾回,這還了得?
喜歡回到北宋當大佬請大家收藏:()回到北宋當大佬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