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代把執法權與審理權並不分開,一個衙門,既能抓人,也能審判人。那就代表這個主官權力極大,說誰違法了,誰就違法了,說誰要坐牢,誰就要坐牢。

開這種衙門,特別是新衙門,必然是御史臺與諫院最關注的物件,到時候就怕甘奇年紀輕輕,被人隨便拿到什麼把柄,政治生涯還沒有開始,就結束了。

趙禎問了一語:“權柄越大,責任越大,你可擔得起其中的責任?”

趙禎這一問,意思很多,甘奇能聽懂。這個時代辦案,可不是後世,沒有後世那些高科技的手段,辦案這種事情,即便是在後世又各種手段的時候,差錯都在所難免,何況這個時代?

一旦出現些許差錯,必然有人盯著甘奇,讓甘奇這個新科狀元吃不了兜著走。

甘奇懂得這些,卻還是一咬牙:“臣一心辦差,顧不得那些事情。”

趙禎很是欣慰地點了點頭:“好,你說的這些,朕依了你。但是頒佈新法之事,朕不能如此草率去做。但是可以讓開封府頒佈一個開封府商稅試行辦法,如此也算讓你有法可依,這個試行辦法,你且回家去寫,讓朕過目了再說。”

試行辦法,聽起來很耳熟。這種東西趙禎都能隨意想出來,甘奇對趙禎更是高看了幾眼。點頭答道:“臣遵旨。”

“還有一點,不可激起民怨。試行辦法之中,懲戒不可太過。不論如何嚴重之罪,不可徒五年以上。”皇帝趙禎在乎的就是這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意思就是甘奇草擬的試行辦法,不可過於嚴苛,就算違法者再如何嚴重,判刑也不能超過五年。還有一點,就是要讓甘奇執法不能太過,不能激起民怨。

趙禎就怕甘奇年輕熱血,因為收稅之事,弄得個民怨沸騰。這是警告,要別人交錢,誰會願意?不願意,那自然就會有反抗,有反抗就會有衝突,所以這個衝突一定要控制住。

“遵旨。”甘奇又答,卻又想起了一個問題,開口說道:“陛下,臣希望自己能做主衙門人手排程之事,還請陛下應允。”

“其中可有道理?”趙禎問道。

“自是有道理在其中的,臣打算新衙門裡,一個開封本地人都不用,皆用外地之人。本地之人關係複雜,人情往來之下,怕有人與商家互相勾連。用外地之人,便可早早避免這一點。”甘奇想得很多,官員倒還好說一點,但是本地各處衙門的差吏,那一定平常與各處之人交際頗廣。但是真正在基層一線做事的,又都是這些各處衙門調來的差吏,就會出問題。

“這一點,朕允了你。但是若不用本地差吏,你又準備到何處去調動這麼多差吏來辦差啊?外地差吏,又有幾人願意背井離鄉?”趙禎問道。

甘奇抬手往南方一指,說道:“陛下,城外禁軍大營,有幾千輪戍入京的西軍,臣想用他們暫時差充。”

趙禎聞言笑了笑:“倒是也可,但是一千客軍入皇城,出了差錯,你可擔當得起?”

“若有差池,臣可擔此責。”甘奇答道。

“好,那朕都允了你。新衙門叫作開封商稅監,但卻不在開封府下辦差,隸屬三司衙門之下,歸三司衙門統屬。你便以七品下崇政殿說書,差充開封商稅監主事。”趙禎把事情安排好了。

新衙門歸三司衙門管理,甘奇變成了王安石下屬的下屬的下屬。但是甘奇的官,卻又是崇政殿說書,意思就是念書給皇帝聽的官,七品下。趙禎還是幫著甘奇的,有這個官,別看官職低微,意思就是代表甘奇是皇帝的人。差充,就是臨時借調的意思。

這個新衙門,所有的官吏衙差,大概都是差充,連一個自己的官都沒有。連這個衙門,都是暫時的,一旦甘奇行事失敗了,這個衙門也是說沒有就沒有了。

甘奇倒是很滿意這個官職,辭別皇帝,高高興興回家去,準備先草擬一個商稅試行辦法。

甘奇這是搖身一變,新科進士,忽然就變成了京城裡權柄不小的實權官員。不過這也算是甘奇自己爭取來的,從收商稅的策論,到具體辦法,都是甘奇出謀劃策。

甘奇要做的,就是幫皇帝賺錢。

喜歡回到北宋當大佬請大家收藏:()回到北宋當大佬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