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子安好!”

“夫子萬安!”

甘奇看著一個一個低下去的頭,從臺階一直上去,沿路皆是這般場面。

這一刻的甘奇,心中泛起了自豪之感。

夫子一詞,很正式。能有這個待遇的人不多,比如胡瑗,外人見之,多如此稱呼,熟悉之人,多稱先生。

第一進的學堂了,孩童們稚嫩的讀書聲,朗朗動聽。

第二進學堂裡,先生的講課聲,抑揚頓挫。

第三進學堂裡,學術辯論的聲音,此起彼伏。

甘奇一一而過,一直走進第三進學堂之中。

見得甘奇走了進來,所有的學生皆是躬身大拜而下。

連那頭前正中坐的老學究,也連忙起身,微微一禮:“道堅來了,快請頭前來坐。”

從這一刻開始,這個道堅書院,才是真正的道堅書院了,真正道堅的書院。

甘奇往講臺而去,並不落座,筆直站著,環看眾人,微微一笑:“不必多禮了。”

“謝夫子!”

甘奇微微抬手壓了壓,又道:“今日來,乃進考之事,後日大早,許多人都要進考場,當祭拜天地,祭拜聖賢先師,不枉教誨。”

“遵夫子之言。”

“書館之前,已然在準備,諸位隨我同去。”甘奇起身而出。

書館之前,祭臺已起,孔孟聖人畫像在上,香火延綿。

甘奇早已派人去接了胡瑗,胡瑗此時剛剛趕來。

這場祭奠,由胡瑗主持。

一篇禱文,胡瑗也寫了整夜。

上臺的胡瑗,似乎也有些激動。觀禮之人無數,從學院裡的孩童,到花甲的老學究,把整個廣場擠得水洩不通。

道堅書院這一次進考之人,八十七個。正裝儒衫,大袖飄蕩,列班站好。

胡瑗念著禱文,上著香火,香火飄向天空,這一捋沖天而去的煙火,是華夏人與天地溝通的渠道。

禱文唸完,胡瑗大聲說著:“聖賢先師在上,後輩學子在下,請先師庇佑子孫學有所成,庇佑我大宋國泰民安,千秋萬代。”

胡瑗邁著老腿,慢慢下跪,五體投地!

所有人有樣學樣,五體投地而下,心中的肅穆,內心的激動,對未來的憧憬,對前程的嚮往,皆在此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