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七章 頭幾日去殺人了(第2/2頁)
章節報錯
甘奇此語,張淑媛與春喜聽來,只以為甘奇在開玩笑。但是趙宗漢聽來,卻是面色微微一變,覺得甘奇可能不是開玩笑,卻也不多問,而是說道:“那你回來也不派人知會我一聲,還是我到這樊樓來聽人說你也在,還聽人說你在這樊樓裡待了兩天沒出門。”
話語說著,趙宗漢也看了看張淑媛,大概也懂得,只是忍不住埋怨著甘奇。
甘奇抱以歉意笑了笑,抬手示意趙宗漢落座,然後給趙宗漢倒了一杯酒,問道:“看你面色頗為急切,可是有事?”
趙宗漢點了點頭,先把杯中酒飲盡,然後輕聲問道:“道堅,狄青可是在你村中?”
甘奇聽得趙宗漢忽然提到了狄青,疑惑問道:“怎麼?朝廷要尋狄樞密?”
趙宗漢點著頭,說道:“此番朝廷可能又要用兵了,邕州那邊,火峒蠻又起兵造反了,知州肖注率兵征討,卻是平不得叛亂,上書朝廷請援。這幾日朝中都在商議此事。”
“火峒蠻?是不是儂智高?他不是早已被狄樞密剿滅了嗎?”甘奇對於火峒蠻之事有一些瞭解,邕州就是廣西南寧,那裡漢人不少,但是山野裡也有許多少數民族,火峒蠻就是其中勢力最大的少數民族,以儂氏為首,時而歸附,時而反叛。其中最大的一支就是儂智高。
儂智高最厲害的時候,連大宋的邕州城都打破了,還登基稱帝,自封仁惠皇帝,年號景瑞,建立南天國。然後被狄青率兵踏平了,大概就是六年前的事情。
可不要以為宋人稱呼他們為“火峒蠻”,就真的以為他們是蠻人,其實不然,儂氏可不是不開化的蠻人,也是能寫漢字讀漢文的,用的皇帝稱號與年號,都是漢人用的那一套禮制。
“道堅,這回可不是儂智高了,這回又出了一個儂宗旦,勢頭怕是不必幾年前的儂智高小多少,邕州知州肖注調兵遣將幾番大戰,佔不到絲毫便宜。”趙宗漢與甘奇解釋道。
甘奇又問道:“可是朝中有人提議讓狄樞密再領兵平叛?”
趙宗漢點點頭:“嗯,這個提議是韓琦韓相公提出來的,朝中還在商議,倒也不知最後會不會派狄青出戰,更不知這老狄青願不願意再出戰。”
甘奇倒是有點佩服起了韓琦,韓琦在西北,靠著狄青等一眾西北軍將的功勞步步高昇,當狄青這個泥腿漢有朝一日也到得東京當上樞密院副使的時候,韓琦便對狄青連續打壓攻訐。
本該憂鬱病死的狄青,而今卻還活著。朝廷要用兵了,韓琦又跑出來推薦狄青領兵平叛,便也是知道狄青能打,這一戰若是勝利了,韓琦免不得又有一個舉薦之功。
甘奇不免在想,若是這一次狄青真帶兵出戰了,勝利而回,韓琦又將如何對待狄青?
甘奇雖然如此擔憂著,卻還是立馬答道:“狄樞密一向忠心耿耿,只要朝廷用得上,必然會再次披掛上陣,為國效力。”
趙宗漢卻還是疑慮道:“我看未必,從狄青主動請辭這一點,便不難看出他定是心如死灰,如今他也年老,興許不一定願意再領兵出征了。”
趙宗漢這一語說得很有道理,但是他還是不瞭解狄青。若是沒有甘奇相勸,狄青哪怕是惶惶不可終日而病死,也從未對朝廷心灰意冷,心中還一直記著仁宗的恩情。狄青就是這麼一個人。
所以甘奇又道:“獻甫放心,只要朝廷開口,狄樞密必然披掛上陣。”
趙宗漢見得甘奇極為認真的模樣,笑了笑道:“誒,咱們兩個無官無職的,想那麼多作甚?老狄青願意再上陣便再好不過,不願去也無妨,朝中總能派出個人選。”
甘奇卻是又認真一語:“我想隨狄樞密上陣。”
“什麼?道堅,你莫不是吃醉了?打仗之事豈能小覷了?你要隨軍漢們去打仗?你定是吃醉了,休要胡說。”趙宗漢還真以為甘奇是喝醉了胡說。
喜歡回到北宋當大佬請大家收藏:()回到北宋當大佬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