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君子當佩劍,推官司馬光(第2/2頁)
章節報錯
鐵匠鋪內,兄弟二人花了重金,鐵匠拋開了所有的事情,先為二人鑄劍。
二人看著鐵匠肌肉鼓脹揮舞著鐵錘,還有火花四濺,心中也跟著激動不已。
“待得劍成,你我兄弟與甘兄,才有資格為友。”蘇軾說道。
“嗯,劍成,咱們才有資格往開封府去尋甘兄。”蘇轍接道。
也如蘇轍所言,士族,也就是能讀書的階層。在華夏曆史之中,從來不是手無縛雞之力的人。
春秋戰國,讀書人騎馬上陣,為將為帥,親手殺敵不在話下。漢時,讀書人以佩劍上殿為君王給予臣子的最高禮遇。哪怕到得唐朝,李白杜甫之輩,哪個不配劍而行?即便那時候的劍已成了讀書人的裝飾品,依舊代表了整個社會的潮流與氣質。
到得宋,再也不見佩劍而行的讀書人。
這是一種略帶悲情色彩的倒退。
汴梁城,興許從今開始,有了文壇三劍客。劍能不能殺人是其次,這代表了一個時代的氣質。
包拯整整在班房裡坐了一日,看著四處送來的各種文書與卷宗,理著證據鏈,腦中也在預演審案的細節與流程。
甘奇時不時幫包拯整理一下堆滿桌案的東西。
已是快要入夜,門口匆匆奔進來一個年輕人,風塵僕僕,進門大拜一禮,開口說道:“下官司馬光,前來上任,拜見包待制。”
包拯抬頭看得一眼,笑道:“君實,你終於到了啊?”
甘奇聽得這個名字,早已抬頭在打量這個年輕人,三十五六歲模樣,略顯消瘦,臉上顴骨微微有些突出,司馬光,這個人就是司馬光?
甘奇不禁在想自己印象中的司馬光,司馬光最出名的事情,莫不過“砸缸”了,真正是後世人盡皆知。其實司馬光遠遠不止這些事蹟,此人編撰中國第一部編年體通史巨著《資治通鑑》,其史書地位,大概僅次於《史記》。至於政治上,其實也多有建樹,但是政治上最出名的,卻還是他與王安石的變法之爭,這一爭奪,多少讓他揹負了一些反派色彩。
“下官從幷州而來,一路緊趕慢趕,方才剛剛入京,本以為履新之後,還有幾日閒暇,哪知吏部官員一見面就催促下官前來上值,說開封府有大案忙碌,懈怠不得,下官便直接往開封府來報備了。”司馬光答道。顯然司馬光與包拯之前就認識,因為包拯還在河北任過轉運使,那時候司馬光正在鄆州任通判,司馬光能調入京城任職開封府,興許包拯也從中出了力。
司馬光本應該明年才到開封府來任推官,王安石也是明年入京為官。但是因為甘奇上一次甘狗兒之案件,讓原先的推官提早離開了,也讓司馬光提前入京。
“好,來了正好,道堅手傷不便,你來幫本府理一下卷宗,今日一定都要理出來,明日下午,便開堂審理。”包拯這是兵貴神速。
司馬光看了看甘奇,先是一禮:“司馬光有禮。”
甘奇也回了一禮:“甘奇有禮。”
司馬光聽得甘奇名字,微微想了想,似乎覺得耳熟,似乎又未想起,只是再拱手致意。然後司馬光就往包拯身邊而去,開始整理卷宗檔案。
喜歡回到北宋當大佬請大家收藏:()回到北宋當大佬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