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收時節以前是農村最忙碌的時候, 可是現在卻輕松多了。麥子熟了的時候, 村裡的聯合收割機也多了起來,用不了半個小時, 一畝地的麥子就能割完。

楊家的口糧田只還有楊立東爺倆的份額,家裡也只有二畝地。

這些自然就用不著盼盼操心, 楊愛民開著電動三輪車去一趟地裡就拉回來十來袋脫好粒的麥子。

盼盼的心思都放在自己的網店上,店裡的商品都已經上架,圖片經過精修後,確實漂亮了不少, 她又絞盡腦汁給每一款都起了一個詩意的名字。

緊接著計算好成本之後定下了價格,網店剛一開業,只能薄利多銷。每件四件套盼盼的利潤只有二十元,空調毯就更少了,盼盼只預留了十元錢的利潤。

可是商品放上去已經兩天了, 卻一個詢問的都沒有,盼盼不免有些心急。

雖說現在網店的流量不比後世,可是生意這麼慘淡盼盼卻始料未及。守在電腦旁,越坐越心焦, 盼盼幹脆自己找些事情做。

看著倉庫裡堆著的面料, 盼盼更加焦躁, 隨手裁了一段布料在縫紉機前忙了起來。

一個床單做好,盼盼也冷靜了一些,在網上成千上萬個商家裡找到她的店本就不容易,急也沒有用, 只能慢慢的積累店鋪的信譽等級。

看了看做好的幾套床品,她給兩個姐姐各預留了一份,剩下的盼盼又想到了張美玲。離開廠裡的時候,美玲要走了她那幾套舊的床品,盼盼總有些過意不去,想到這她又專門給美玲做了一套,連同一條空調毯一起打包準備給她寄過去。

剛忙完這些,盼盼就聽到門口有人敲門,走過去一看是劉靜抱著孩子過來了。

盼盼趕忙招呼她進來,劉靜有些不好意思:“沒有耽誤你的事吧。”

“沒有,我在家裡也是一個人,沒有什麼好耽誤的。”

進了盼盼的房間,劉靜誇贊道:“你房間裡擺的這個是綠蘿吧,可真漂亮。”

“嗯,就在咱們村裡的花圃買的,擺在房間裡還能淨化空氣。”

劉靜有些靦腆,一開始話不多,慢慢的就和盼盼聊起了各自的情況。

盼盼這才知道她以前也是在服裝廠做縫紉工的,和表哥丁海龍是相親認識的,結婚沒多久就生了女兒。丁海龍也在工業園的一家廠子上班,每天早出晚歸的,在家的時間很少。

劉靜對盼盼很是羨慕:“你和立東是同學是吧,你們在一起感情真好,我婆婆都經常說立東特別疼你。”

“大姑肯定不會說的這麼好聽,她一定會說立東慣著我吧。”

劉靜不好意思的笑了笑,盼盼就知道自己說準了。

兩人說了一會話,大門口那就傳來聲音,是楊立東回來了。

劉靜趕忙起身告辭,楊立東和她打招呼:“嫂子,等到海龍哥休息的時候,你們一起來玩。”劉靜笑著答應。

楊立東是去買裝置的,盼盼趕忙詢問結果:“怎麼樣,買來了嗎?”

“買來了,全套裝置接近一萬塊,明天廠家就發過來了。”

這下盼盼就放心了,楊立東考慮一下又和盼盼商量:“我想買一輛二手的麵包車,這樣送貨也方便,還有你去市場進貨的時候,咱們也可以自己開車去。”

盼盼有些憂心:“那家裡的錢還夠不夠?”

“差不了多少,咱爸那還有一些,要是不夠的話,我就先找他借一點。”

盼盼想著沒有別的辦法也只能這麼做了,誰知到了晚上楊立秋和許銘揚就給他們送錢來了。

“我們的錢現在放著也沒有什麼用處,你們做生意急需用錢,先拿去用就是。”

原來那天楊立秋聽了盼盼的話,以為弟弟做生意拿不定主意是缺錢,回家和丈夫一商量,兩人就把家裡的錢拿來支援自己的弟弟了。

姐姐姐夫非要給,楊立東推辭半天,只能收下。他和姐姐承諾:“等我生意賺了錢,一定年年給你們分紅。”

錢的問題解決了,事情進展的就快了起來。楊立東在舊車市場轉了一圈,開回了一輛六七成新的麵包車。這種車的後座收起來空間很大,送貨再合適不過了。

人手的問題楊立東和盼盼商量決定先招三個人,盼盼讓大娘幫著在村裡把訊息散了出去,立刻就有不少人來打聽。就如同楊立東說的那樣,大都是四五十歲的。她們這個年齡出門找工作也都是一些辛苦的髒活累活工資也不高,還不如就在村裡找點事做。

盼盼挑了三個看著幹脆利索的留了下來,囑咐她們去醫院查體,辦了健康證就可以上班了。

盼盼這邊人剛剛選好,楊愛紅就找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