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小時......】

在得知張浩然他們回來的時間之後,吳冬並沒有再次著手什麼實驗,而是靠在椅子上對著晨曦問道:“衛星同步準備的怎麼樣了?”

“天眼一號衛星已經在七十六小時之前進入軌道,目前改造程序為百分之百,執行狀態良好!”

發射自主衛星,這是吳冬早就計劃的事情,並且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哪怕現在地球軌道上的衛星很多,它們所屬各個國家與企業,晨曦也可以隨時動用,但無一例外,這些衛星無論是硬體還是功能都無法滿足吳冬的要求。

所以按照吳冬原本的想法,自然是以黑科技集團的名義獲得自主發射衛星資格。

不過這個想法從一開始,就受到了阻撓。

畢竟黑科技集團的發展太迅速了,迅速到無論是政府,還是其他財閥都不可能放任黑科技集團繼續做大。

甚至早在在半年之前,黑科技集團的各項擴張計劃都遇到了多不勝數的問題。

而哪怕黑科技集團已經成為了商場的龐然大物,但仍然沒有自主發射衛星的資格,並且如果繼續按照常規的方式操作,這個等待時間還會無限期延長。

為了走出這一步,

吳冬已經停頓了好久。

所以在伽德羅出現之前,吳冬就想到了另一個辦法,入股一個合資衛星。

恰巧美利堅的通訊巨頭at也正有一個衛星準備退役,他們也開始計劃新衛星的發射。

在這種情況下,吳冬不僅是注資,提供材料,再要加上一些新穎的技術支援。

哪怕at集團內部有些許不和諧的聲音,但在吳冬的金錢攻勢之下,最後當然是成功將他所需要的‘東西’送入其中。

並且at的衛星發射臺也未在紐約,所以哪怕4.12事件對全美,乃至全世界都造成了影響,但發射衛星的事情卻不可能耽擱太久。

四天前,那顆被at集團名為阿斯特賴俄斯,被吳冬命名為‘天眼一號’的衛星就已經成功發射。

畢竟有著吳冬提供的技術支援,衛星發射當然不會出現什麼意外。

而在衛星進入地球軌道之後,晨曦則在第一時間接手了衛星的全部許可權,以及對於衛星的改造。

當初衛星發射之間,吳冬便已經將三十個單位的奈米機器人分佈在衛星各處。

一旦衛星進入軌道,晨曦就可以控制奈米機器人將原本的阿斯特賴俄斯改造為吳冬所需要的天眼一號。

上天之前,衛星是屬於at集團的阿斯特賴俄斯。

但是上天之後,衛星則是成為了吳冬的天眼一號。

至於at集團所需要的功能與許可權吳冬完全不會去改變什麼,不同的只是相比於阿斯特賴俄斯,天眼一號所具備的功能則會更加強大。

“那就開始吧,先讓所有中和奈米機器人就位。對了,目前已知的核武器與核電站有多少?”

“按照我目前所掌握的資料以及天眼一號的掃描顯示,全球現存核彈頭為六萬四千七百八十三枚,在執行核電站為七百一十二,正在興建中的則是十六。

這個資料更新於三十七秒之前,此資料已經有八小時二十一分三十八秒未曾變動。預計派出十個單位的中和奈米機器人,可以在十二個小時內全部就位。”

十個單位的奈米機器人真心不多。

要知道,當初吳冬以奈米外層裝甲對抗伽德羅的時候,所消耗的奈米機器人都不止十個單位。

更不要說在天眼一號上面,吳冬更是一次性投入了三十個單位的奈米機器人。

雖然所具備的功能不一樣,但以晨曦目前所掌握的‘產量’來說,這是個單位的奈米機器人只能說太微不足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