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為大?

大之無窮。

在不同生命,生靈,乃至是不同等級的文明面前,大的定義也不一樣。

亦如當初的地球人,他們認為牛的那啥就已經很大了,所以往往見到很了不起的事件之時,都會由衷的讚歎一句——牛、13。

不過等到了星際時代,親眼見識過宇宙之中各種龐大的星體之後,大的定義就更加寬廣了。

不僅是各種岩石累行星,更有龐大的氣體行星,乃至是恆星,中子星這些愈發龐大的存在,就連戰艦船塢都已經成為了堪比星體的存在,所以大的定義一直都在隨著認知擴大。

但不可否認,大這個認知是不分文明與生物的界限,幾乎在整個宇宙中都有著其獨特的定義。

而在今天,

以曾經人類為主,又融合了夾層空間多個種族所組成的神國,帝國兩方勢力,深切感受到了什麼叫做大。

轟隆隆!

空間震盪出現的突然,無論是帝國的最高科學院,還是神國的裁定司都沒有提前預見,唯有在受到空間震盪的波及之後才以逆推的方式定位空間震盪的源頭。

雖然這種空間震動僅僅只是出現了一瞬間,無論是對於神國還是帝國而言,都沒有造成太大的損失。

但相比於損失而言,帝國與神國還是在意這種空間震動出現的原因,畢竟未知才最讓人恐懼。

與帝國的最高科學院一般無二,神國裁定司對於空間震盪的源頭也是定位在他們位於夾層空間縱深尚且無法觸及之地。

“在這裡!”

具體位置存在差別,不過裁定司所得出大機率方向還是與帝國科學院相差無幾。

空間震盪的源頭是在夾層空間的縱深深處,甚至以底層形容也不為過。

若是將夾層空間比作一個漩渦的話,那麼越是向漩渦中心靠近受到的阻力也就越大,且空間隔膜也越發難以突破。

哪怕帝國與神國都已經在這方面經過上萬年的開發,但兩者對夾層空間縱深的探索也只是處於中層區域打拼而已,底層則是兩者尚未接觸之地。

其實在夾層空間探索方面,今日的帝國與神國已經超過了吳冬當初。

只不過三者的差別是在於吳冬在初時便制定了諸天萬界貫通計劃,且哪怕吳冬在離開之後,這一計劃仍然在進行著。

也就是說,帝國與神國在對夾層空間探索的過程中,不僅僅是要克服空間屏障與夾層空間原住民的問題,更是需要面對吳冬當初所遺留下來的諸天萬界貫通計劃。

畢竟吳冬當初的計劃是徹底打通夾層空間,將其營造成一個穩定的大後方以及資源後勤儲存地。

所以在一開始吳冬就沒有打算給‘後人’留遺澤,各方計劃,還有諸多的‘主角’都是按照這一方針在執行著。

也因此,當帝國與神國開始對夾層空間進行探索的時候,免不了要與當初吳冬所留下的那些‘主角’產生衝突。

要知道,這些主角當初降臨之時可都是有著系統的輔助,讓他們可以儘快發展自身,完成對自己所降臨夾層空間的初步整合,特別是在數萬年的發展之後,能夠留存下來的主角在其降臨的夾層空間自然是根深蒂固,皆為成神做祖的存在。

數萬年的背井離鄉,讓這些主角已經將他們所在的夾層空間當做了自己的領域,地球人類來這裡做客他們當然歡迎,但若是攻略,佔領的話,那麼就只能是老鄉見老鄉,背後捅兩刀了。

再加上神國與聯盟更是生死仇敵,這對於夾層空間的推進也就變得越發艱難,上萬年過去之後,甚至有了舉步艱難的處境。

故此,

在得知空間震盪的源頭是來自於夾層空間底層之後,神國與帝國這邊皆是緊急召開了高層會議。

“目前根據空間震盪的頻率與原點推測,我們尚未能確定這種空間震動只是偶爾為之的一次,還是說是某種閾值到來的警兆,不過按照最高科學院的判斷,他們更加傾向閾值的到來。

如果在未來不遠的時間空間震盪再次出現的話,那麼按照最高科學院的建立的模板,到時候無論是震盪的強度還是範圍都會產生進一步的提升與擴散,以我們必須做好最壞的打算。”

這是帝國方面得出的結論,他們認為這一次的空間震盪並非只是偶爾時間,它還會再次出現。

倒是很符合帝國一貫謹慎以及超前的行事作風。

“最壞的打算......”

作為已經是七級文明,更是其中佼佼者的帝國而言,這些高層自然清楚什麼是最壞的打算。

亡族滅種雖不會出現,但說不得要放棄地球這個人類的母星,向著太陽系之外漂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