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序列的七種武器,

代表著不僅僅是一種科技之美,更是在這種科技‘美’的表層下展現著一個無比殘酷的事實。

科技,

這個由生命體制不斷研發,不斷攀升的奇妙東西,卻是對所有生命體,乃至是研發它的人存在著致命威脅。

第四艦的七種武器,

每一種都對應著宇宙之中的生命形態。

並且這七種形態其實就已經將整個宇宙百分之五十以上的生命形態囊括在其中。

這也說明吳冬在打造第四艦的時候目地很單純。

就是戰艦!

既戰鬥艦船。

並且從第二艦開始,其上就註定了只有吳冬這一名乘客,所以在之後的型號建造上,艦船的體積也是越來越小。

第四艦隻是最新,卻並不是吳冬掌握的科技巔峰。

最巔峰,也是目前威力最大的戰艦,還在火星船塢進行著最後的完善階段。

但縱使是這樣,第四艦的體積也大概有舊時代的航空母艦大小。

般大小的第四艦,除了必要的維生以及動力防護系統之外,幾乎全部都被武器模組所填滿。

七種第二序列的武器就是最具有說服力的代表。

七炮齊發,

更是代表了吳冬已經達到了一種地球人類文明連仰望都無法觸及的高度。

引力炮發動!

一團至暗的圓球越過第一艦,在其後方數百萬公里的位置綻放。

所產生的強大引力幾乎瞬間便摧毀了第一艦的動力系統。

而這也僅僅只是一個開始。

泯滅炮、負離子炮、高分子能量炮、物質雷霆。

這四種武器緊緊跟隨引力炮,綻放在第一艦周圍。

然後才是赤火炮以及超電磁波。

前五種武器只是封鎖了第一艦的閃躲空間,後面這兩個才是正餐。

赤火炮發出的乃是一道哪怕僅僅只是向其投射目光,便足以瞬間摧毀人類視覺的巨大半圓弧,第一艦更是在圓弧的最中央。

且0.025光年看似不大。

但以目前第一艦與第四艦之間的距離,對於在這0.025光年其實也就是轉瞬即至的小小距離。

被半圓弧劃過的下一刻,第一艦之上便已經出現了無比激烈的火花。

那是第一艦的機體在赤火炮的影響下,發生了熔斷,超載的表現。

雖然赤火炮被製造出的目地,是摧毀一切碳基生物的根本,但由於它發出的那種類似太陽風的半圓弧攜帶著極高的溫度與能量,這就導致它在摧毀一切碳基生物的同時,也會對各種機械以及能量體造成影響。

而幾乎與赤火炮平行的則是最後一種武器——超電磁波!

不同於赤火炮的超大範圍,超電磁波的攻擊方式則是指向性。

一團巨大的藍色光球自第四艦這邊發出,僅僅兩秒之後,便已經擊中了第一艦。

並且在擊中的一瞬間,藍色光球瞬間炸裂,在這空寂的宇宙之中形成了一團本不該存在的雷電網。

雷電網將第一艦包裹。

這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