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浩然就管不了那麼多了。

十三個地下城市,

擠一擠的話,或許能夠容納一千萬人。

而這一千萬人於張浩然本人來說,就是他為人類留下的最後種子。

要說張浩然的這些所作所為吳冬知道嗎?

他當然知道!

不過吳冬卻是沒有阻止張浩然的這種近乎‘無用’的行動。

雖然無論是當初的黑科技,還是現在的b集團都是吳冬的私有財產,但他本人對於錢財真的不是很看重。

別說上萬億的投入,就是張浩然將所有的錢都砸進去,吳冬也沒有什麼異議。

當然,這裡有一個前提,

那就是不要影響吳冬研究所用的資金。

從當初成立黑科技集團開始,吳冬在意的就不是什麼金錢,而是身份地位提升之後所帶來的便利,那些僅僅靠金錢無法獲得的珍稀資源。

而現在,

吳冬已經達到了他當初追尋的目標,所以無論張浩然怎麼折騰都隨他了。

至於七年之後的能量衝擊,

吳冬也沒有欺騙張浩然,以現在地球所掌握的科技水平,甚至是吳冬所掌握的科技,確實無法幫助全人類度過這次災難。

但這不是還有將近七年的時間嘛,

變數太多了!

要知道,

吳冬成立黑科技集團,再到b集團的充足與擴建,走到今天這個萬萬人之上的位置,吳冬一共才用了不到十年的時間。

並且這還是最難的起步階段,現在吳冬所掌握的基礎工業,已經完全足以支撐他接下來很長一段時間對科技的研發。

甚至於在二號實驗室之外,還有七個正在興建的大型地下工事。雖然這七個地下工事不是用來容納人口的,但它們卻是全部由晨曦掌控的龐大地下工廠。

有了這些工廠在背後供給,吳冬接下來只需要挑選科技就行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所以,

七年,

就連吳冬自己都無法預計他能夠將自身所掌握的科技推到何種高度。

當然,

吳冬之所以沒有阻止張浩然啟動‘伊甸園’這個吞金專案的主要原因,還是吳冬並不確定他在七年之後能夠帶著全人類逃出能量衝擊的範圍。

畢竟宇宙級別的災難,可不會有什麼解決教程。

或許就算在這七年的時間裡,吳冬將他自身所掌握的科技推動到一個非常高的程度,但能不能為人類,為地球抵擋住那股能量衝擊,也都是一個未知數。

拯救,

遠遠要比毀滅難多了!

所以吳冬現在要做的就是選定一個他認為能夠解決能量衝擊的科技方向,然後在這將近七年的時間裡逐步完成它。

相比於張浩然的‘伊旬園’計劃,吳冬的這個‘天脈’計劃,雖然更加高階,更加科學,但在那一天沒有來臨之前,誰也不知道誰的計劃才是好用的。

就算吳冬不在乎人類的生死,但他卻同樣也不能否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