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嘭!嘭!嘭......”

威爾士拳擊館內,麥迪強而有力的雙拳不斷轟擊在沙袋上。

每一拳落下,沙袋都會隨之而晃動,而麥迪則是趁這個機會變換步伐,然後再次出拳。

動作週而復始,整個過程枯燥且乏味。

作為一個拳擊手來說,麥迪的成績並不算特別突出。

無論是身高,體重,還是臂長,麥迪只是中人之姿。

但麥迪有著非常不錯的對戰天賦,更有著常人難及的毅力。

正如他踏入拳壇的初衷一樣,為的就是在擂臺上憑藉自己的本事打敗所有對手,然後高舉冠軍獎盃以及金腰帶。

為此,麥迪十年如一日的鍛鍊,從來都不曾停歇。

其實有些事情,除了天分與毅力之外,最初的興趣非常重要。

以為只有你想要為之努力,才會付出行動。

而一旦度過了最開始的艱難時期,所有的成功都會變得水到渠成。

特別是揮灑汗水這件事情對於一個男人來說,就彷彿是存在基因深處的天性。

那種全力以赴後的精疲力盡,是會讓人痴迷的。

不過,麥迪雖然如此努力,在拳壇上的意識也不錯,但就是由於性格的原因,造成了他至今都無法出頭。

性子執拗,

是阻礙麥迪踏上更高擂臺的主要因素。

相比於麥迪這種不會,也不可能作偽的拳手來說,老闆們還是喜歡那種聽話,可以服從一切安排的拳手。

雖然天賦很重要,

可在當今這個社會,最不缺乏的就是又有天賦的人。

有天賦又怎麼樣?

懂事,

才是老闆們最看重的品質。

特別是近年來隨著自由搏擊的興起,拳擊這項古老且曾經風靡全球的運動,也受到了一些影響。

在有限的賽事以及曝光率之下,麥迪這種腦子不會拐彎的拳手,自然只能淪落於中下層面。

對此,麥迪並沒有放棄。

畢竟作為拳手這個職業來說,只要你夠強壯,拳頭夠勁,技術夠好,那麼就算是三十歲,也可以堪稱巔峰。

麥迪自認他還年輕,

還有時間等待一個機會。

等待一個在拳臺上證明他自己的機會。

“嘭!”

三千次擊打沙袋,

這是麥迪為自己每天基礎訓練定下的指標。

每天早上跑步十公里,半個小時跳繩,三千次擊打沙袋,之後還有各種技術訓練以及對抗,這些都是麥迪為登上拳王寶座所付出的努力。

不過今天,當麥迪剛剛結束擊打沙袋的訓練,正在用毛巾擦汗的時候,一個熟悉的聲音卻是叫停了麥迪之後的訓練專案。

“麥迪,過來!”

聽語氣,是麥迪相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