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背上的法庭》導演劉傑,很激動地表達了獲獎感言。

當然用的是中文,最後一句‘三克油’,在座的眾人知道該鼓掌了,報以掌聲後,劉傑回到了嘉賓區。

“恭喜劉導。”

“恭喜!”

與劉傑在同一區的華人電影人都善意的表示祝賀,劉傑顯然還處於激動中,滿臉笑容的表示感謝。

央視的直播室裡,白巖松和馬長虹兩人,從不同的細節解讀劉傑《馬背上的法庭》,讓電視機前的觀眾,更瞭解這部電影。

而頒獎還在繼續。

第六十三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最佳技術貢獻獎:獲獎的是《人類之子》。

第六十三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最佳編劇獎:獲獎的是:peteran——來自影片——《女王》。

《女王》這部電影這一屆電影節收貨頗豐。

下面的最佳女演員獎依然是來自《女王》,獲獎女演員是——海倫米倫。

《女王》是一部傳記電影,該片是一個以真實事件為背景而虛構的故事,講述了英國王妃黛安娜身亡後,英國王室與大眾之間出現的矛盾,以及布萊爾首相與女王之間的交流溝通。

這種傳記電影加上真實改變的題材,從來都是拿獎的熱門。而且此片也是《三峽好人》最大的對手。

看著《女王》連下兩城,不管是賈樟柯、張藍天,亦或者電視機前的觀眾,對於《三峽好人》最後的角逐都憂心忡忡。

接下來的最佳男演員獎出現瞭如上一世一樣,戲劇性的一面。

第六十三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獲得最佳男演員是好萊塢明星——本阿弗萊克,來自影片——《好萊塢莊園》。

為何這麼說?

這位新出爐的最佳男演員是個傳奇人物。

從1997年的《心靈捕手》讓兩個原本默默無聞的波士頓小夥一夜成名,其中之一就是本·阿弗萊克。

那以後的將近10年中,阿弗萊克一直處於好萊塢名人圈的中心,推出《珍珠港》等超級大片的同時,也因為與格溫妮斯和洛佩茲的高調戀情被所有八卦小報追逐。

然而在表演上,截至2005年,他竟得到了七次象徵好萊塢最差演技的金酸莓獎的提名,並且兩次成為酸莓影帝。

所以,這次本·阿弗萊克獲得最佳男演員讓大家大吃一驚,

誰能想到這次電影節這麼大膽,就敢讓他當最佳男演員。所以,後來好萊塢的許多媒體多次攻擊本次的電影節,覺得是最差的一次頒獎典禮。

而本·阿弗萊克的獲獎感言,很聲情並茂的說:“我現在終於度過了那段曝光過度的時期。以前我覺得內心很壓抑,私生活完全暴露在公眾面前。所以我花了幾年時間對自我進行評估,想想自己到底要做些什麼,要成為怎樣的人。現在我有了家庭,開始做一些自己喜歡做的事。這部電影讓我自豪。”

這部電影的確讓他自豪,國際知名度很高的一次獎項肯定,他終於擺脫了‘爛演技’的標杆,至少明面上是這樣。

“王導,這次的電影頒獎典禮很別具一格,看來我們並非沒有希望?”張藍天見本竟然獲得了最佳男演員獎,腦洞大開的說了一句。

“說不定,你看我的《東》,本是來參與的,最主要的還是三峽好人,沒想到還獲得了‘地平線單元最佳紀錄片獎’。”賈樟柯說起來很高興。

起碼!他是不會空手而歸的,前幾天頒布的‘地平線單元最佳紀錄片’獎,他的影片《東》就得獎了。

雖說《東》和《三峽好人》屬於套片模式,主打的還是《三峽好人》,但就這樣《東》依然得獎了。

只是《東》屬於賈樟柯從別處拉來的投資,不管夢工廠的事,所以王夢並沒有過於瞭解。

“希望還是有的,盡管角逐大獎的有十幾個,我相信最終一定是我們。”王夢笑道。

現在的王夢近乎有九成九的信心了,如果說沒頒獎之前有八成,現在有九成九了,幾乎勝券在握了。

因為,此前的獲獎影片和上一世一樣,沒有一點的出入,這個就是最大的信心來源啊。

接下來頒布的獎項是——評委會特別獎,獲獎的是——《他們的遭遇》、《達萊特》兩部。

評委會特別獎,說不好聽就是安慰獎,多是義大利本國的電影,和一些評委會喜歡的小眾電影。

倒數第三個獎項是——銀獅“新發現”獎,獲獎影片——《金色大門》。此獎項類似於‘新人導演’獎,旨在挖掘有潛力的新人導演。

倒數第二的大獎是——最佳導演銀獅獎,角逐這個獎項的太多了,只說華語片就有杜琪峰和賈樟柯,還不說歐美的那些大導演。

最終獲得此獎項的是——阿蘭雷斯奈斯,來自影片——《絕對隱私》。

當本獎項宣佈完,不管是賈樟柯還是不遠處的杜琪峰,都感到失落得很。

央視的直播室裡,白巖松和馬長虹也是同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