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本來想說預防瘡痂病、菌核病,不過說出來不僅聽不懂,還要多問呢,她就換個說法。

海棠再將經浸泡處理的種子用濕布包好,置於溫暖處催芽。按照前世的經驗,每天按28—30c控制16—18個小時,16—20c6—8個小時,每隔12個小時翻動並用30c溫水搓洗一次,使之受熱受溫均勻,以利發芽齊、壯。一般經5—7天發芽達80以上時,可降溫至10c或攤放在室內進行低溫煉芽6—8個小時,即可待播。

可現在哪裡這麼精確的溫度控制呢,海棠只能依靠手和經驗去感受溫度,這催芽自然也會有偏差,很有可能會影響到發芽,但這也是沒辦法的辦法了。

這一日天氣甚好,海棠和楊氏一起往城郊而去。如今正是開春,城郊又是大片農田聚集之處,播種、耕地,一片繁忙景象。

一路過來,見附近不遠處也是田地農舍,隱隱還能聽到犬吠之聲,瞧著像是個村莊的樣子,看那些農民們播種的樣子,大部分都是水稻,此外就是地瓜、芋艿等一些基本的農作物,當然還有幾片水果園。

海棠已經問過楊氏自家的那片土地都是種什麼的,得知只是水稻後她也放心了,一般種辣椒的地,床土最好是三年未種過茄果類蔬菜的土壤,而且床土要過篩,要整平,播種前澆足底水,待水完全滲下後,覆一層細土,把發芽的種子均勻撒在上面。

她的種子還沒催芽成功,今日先來看看,待催芽成功了,帶著芽苗,再喚了東子等幾個人過來一起翻地插苗。

一到地裡,海棠就好像換了一個人一樣,面上滿是自信和歡喜,為了檢視方便,她今日穿的是男裝,而且還是騎馬的裝束,她也不怕髒,親自下了地去這翻翻,那邊捧起土檢視一番。

楊氏和妙竹有心上前幫忙,可她們對辣椒一無所知,也幫不上什麼忙,只好站在旁邊幹看著。

“晚娘以前在侯府是不是隻看書,這才搗鼓出這些東西?”楊氏低聲問著,眉目間難掩低落,但凡蔣文華待她好些,不冷落她,海棠也不至於把所有的心思和精力都放在別的事情上。

妙竹本來想說開始還後,後來那次鬼門關走一趟後性情大變,可想起自家小姐的吩咐,不要和楊氏提起自己在侯府的所有事情,小姐為大,妙竹只應了聲,卻不細說。

楊氏一番暗自揣測後又是一陣唏噓,只嘆海棠命不好,一會又在擔憂盛睿澤對海棠會不會,真是操碎了心。

海棠在田地裡折騰了大半天,對這土壤的屬性也瞭解的差不多了,遠比自己想象中的要好,回到田埂那才發現已經是午時了,她手背擦了擦額頭的汗,笑盈盈道:“母親,您餓了嗎?”

楊氏看著海棠靴子上沾染了泥土,手上也髒兮兮的,她連忙道:“快過來,這附近有不少農家,母親認得一戶徐姓人家,我們過去叨擾下。”

海棠肚子已經是咕嚕嚕的叫,捲了捲袖子,大手一揮:“走咧。”

那徐姓農家住在一個小的園子裡,園子四周都是青色田地,間或穿插了些農舍,院子牆角外不時探出幾枝還未開花的桃杏,一派鄉野風光,看得人心情舒爽愉悅。

徐姓農家男主人是獵人,平日裡靠打獵為生,若是有好的皮毛,再從獵物上整張剝下來賣給富貴人家,女主人種著幾畝地瓜,也幫別人縫補衣物,有一個七歲的孩子。

徐氏看到楊氏也很是歡喜,看得出兩人平時關系還算不錯,他們已經吃過午膳,聽得楊氏還未用過,馬上手腳利索的整出三菜一湯,簡單的家常菜卻讓海棠胃口大口。

吃過午膳那徐家男子就出門去了,楊氏和徐氏好久沒見了,正在屋子裡說著悄悄話呢,海棠看這四周景色不錯,決定到處走走。

“晚娘你當心些。”徐氏叮囑一番,“最近這常有貴人出現,也不知道是做什麼的,有些貴人好說話,有些就不好說話,避著些總是好的。”

“好咧,您和我母親說話,我自己走走。”海棠又潔面一番,將妙竹留在這,讓她帶著那孩子,自己晃悠悠的出門了。

這空氣就是好,這景色就是迷人,海棠忍不住哼起了小調調,心情好久都沒這麼輕松和愉悅了,怪不得陶淵明也想回去種田,想要找這桃花源呢。

海棠走在田埂上,一會看看這地,一會看看那地,甚至還幫了兩戶農家怎麼防治蟲害問題,她想著那兩戶農家看自己的目光裡帶著贊賞,只覺自己不再是那無用的人,腳步都輕快起來了,走著走著,不知不覺就走出了農田,到了山腳下。

她正轉身往回走著,忽然聽到身後有人叫了一聲,“海棠。”

她回頭一看,十分驚訝。

來人竟然是段晉辰,他一身騎獵裝束,正朝自己方向大步而來,似是想起了什麼最後站在了離她幾步遠的地方,面上露出笑意,道:“沒想到在這也能遇上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