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有了弟弟,所以姐姐曾經擁有的一切,都要分成兩半,甚至是完全讓出來。

父母的關愛,平時的開銷,都要被分割。

李小曼就是個活生生的例子。

她的房間,甚至還沒有那嬰兒房的一半大。

所謂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如果這些事情真的都是李小曼做的,那或許和她的家庭環境,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吧。

“前幾天爸爸媽媽去醫院了,他們沒告訴我去做什麼的,可是我什麼都懂。他們再也不爭吵了,媽媽臉上也總是掛著微笑,像是以前看我時『露』出的微笑。”

“我知道,他們又生了個寶寶。”

李小曼的措辭一點都不稚嫩。

或許是現在的孩子早熟

從她的文字中,我竟然看出了一股子的滄桑感。

“我不想要弟弟,他會搶走我的一切”

“我恨他”

“我也恨爸爸媽媽,他們為什麼要再生一個孩子”

“我問過他們,是不是我不夠乖不夠聽話”

“他們說不是,他們說我長大以後會嫁人,他們要再生個弟弟,給他們養老。”

“明明我也可以啊”

李小曼的文字中充滿了暴戾。

顯然,這個突然降生的小生命,給李小曼帶來了巨大的衝擊,甚至讓她對這個家都失去了歸屬感。

這是個很傳統的家庭,重男輕女的觀念,還在這個小小的幸福的家裡不斷的滋生。

這樣的家庭,絕對不在少數。

我往後面翻了幾頁,這些文字都異常暴戾。

想來,哪怕是個成年人也寫不出這樣的東西吧,可它就真的出現在了一個十歲小女孩兒身上。

再往後面,很長一段時間李小曼都沒寫日記。

一直到今年年初,她才重新寫起了日記。

“弟弟出生了,所有人都去醫院了,再也沒有人管我了,我沒飯吃,也沒人來接我回家。還好,陳老師把我送回來了”

這段所描述的,應該就是陳珂送李小曼回家時的內容了。

“我們回家的時候遇到了幾個壞人,他們要欺負陳老師,陳老師都被嚇哭了。”

“我討厭他們,我詛咒他們我想讓他們死他們會死的,會變成兩半,所有人”